近日,遼寧省發改委、農業廳、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助力遼寧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通過實施“千鄉萬村馭風行動”,推動風電產業成為農村能源革命的新載體、助力鄉村振興新動能,為農村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建設遼寧美麗鄉村提供有力支撐。統籌風能資源、接入能力、鄉村基礎條件,按照“能建則建、試點先行、條件成熟一個就實施一個,不一窩蜂、不一哄而上”的基本原則,在全省范圍內優選“千鄉萬村馭風行動”試點項目,單個試點項目裝機規模不超過2萬千瓦。全省年度規模不超過30萬千瓦。
落實項目建設條件。試點項目布局科學合理,與美麗鄉村建設深度融合,符合所在地區城鄉發展規劃,鼓勵結合當地特色產業發展、設施農業等進行項目布局。當地風能資源較好,能夠滿足開發利用合理收益,原則上以擬選機位140米高程年平均風速超過7米/秒優先。項目需滿足采集、監視、執行電力調度機構指令的要求,并鼓勵配套建設儲能(儲熱)設備。
就近接入條件良好。項目由省電力公司組織實施保障性并網,能夠利用現有條件或自通知印發之日起18個月內有電網增容改造計劃,滿足并網點66千伏上端可開放容量超過2萬千伏安。同時,各級電網企業應積極開展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及配套電網建設,保障相關項目“應并盡并”。
市場化優選投資主體。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優選項目投資主體,綜合考慮投資能力、運營經驗、資質信用、技術優勢等因素,采取競爭性配置等市場化方式確定。原則上,投資主體在全國范圍內持有獨立運行風電場規模不小于20萬千瓦,使用上級有關資產、業績等條件的下級公司,須取得相應授權;企業資信良好,未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等。
切實維護群眾利益。在不增加政府債務的前提下,投資主體和村集體可以按照“村企合作模式”進行試點項目開發建設。科學制定分配機制,尊重遵循群眾意愿,鼓勵依法以土地使用權入股等方式,共享風電項目并網后收益,原則上村集體不參與風電項目運營管理,不承擔經營風險。建立健全村集體對收益資金長效使用機制,項目收益用途按照“陽光三務’原則,經村集體決策確認。收益分配情況需報送農業農村部門,并依法依規實施監管。
通知還指出,要求各市(沈撫示范區)高度重視本項工作,組織各縣區開展申報工作,按要求完成市級論證工作后報送省發展改革委。各市、沈撫示范區及國家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可報送不超過2個試點項目,單體項目規模不超過2萬千瓦。各市(沈撫示范區)認真編制形成試點項目初步實施方案(見附件1)并填寫申報匯總表(見附件2),于5月30日前正式報送省發展改革委。
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