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轉型浪潮下,中國儲能企業正迎來出海黃金期。近期,中遠海運集團完成大型儲能裝備出口項目,通過創新物流模式和全鏈條服務升級,助力中國新能源產品打通國際運輸通道。
近日,中遠海運集團所屬太倉外代高效協同港口、海事、船公司等全產業鏈單位,順利完成國內某頭部儲能企業沙特項目的裝港交付任務。該項目累計出運1500余個43噸級超重儲能柜,其中近千個采用合肥港"陸改水"創新物流模式直轉太倉港,經中遠海運特運船舶換裝后直航沙特吉達港,為長三角新能源產品"綠色通道"建設再添典型案例。
針對該批貨物超重、運輸時效要求高等特點,太倉外代充分發揮船代專業優勢,一方面主動協調中遠海運特運優先配置適載船舶,監控支線船舶銜接動態,協調太倉碼頭開辟新能源專用泊位和堆存區域,大幅壓縮待泊時間,保障支干線船舶高效銜接;另一方面創新采用"一單制"電子化交接模式,提前完成危險貨物進出港申報,配合海事部門"到港即查"快速通關機制,實現"合肥裝箱-太倉中轉"全程無二次開箱。此外,建立氣象、航道聯合預警機制,根據寒潮大風等天氣及時優化配載方案,確保船期準班率。
日期,中遠海運集團所屬張家港外代深耕儲能柜細分市場,助力74臺儲能柜發運美洲。
AAL SHIPPING旗下“AAL KEMBLA”輪計劃停靠張家港裝載貨物出口美洲,張家港外代強化內部協同,取得該航次全部船貨代理權。操作過程中,該公司對接儲能柜廠商,解決出口流程復雜、標準嚴格等難點,24小時內安排進港,根據儲能柜特性設置專屬堆放區、定制吊裝方案,外勤定期巡查保障安全;協助海關開通“綠色通道”,提前申報壓縮通關時間;與口岸港新碼頭聯動優化配載,提高船舶艙容利用率;配合海事部門制定危險品安全預警方案,保障申報和作業安全,提升儲能柜集港、申報、裝船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