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雙碳”目標引領下,電力市場化改革持續深化,現貨交易成為能源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場。安徽綜合能源公司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抓政策機遇,秉持“創新、精益、開放”的工作理念,強化“政策研讀、專業培訓、復盤機制”三大核心能力建設,在電力現貨市場中挖掘高質量轉型發展的“第一桶金”,3月份創效1326.66萬元,創電力現貨收益新高。
電力現貨交易本質是供需關系的動態博弈,政策規則復雜多變。公司立足區域能源結構特點,建立“市場供需分析+企業市場定位”雙軌研讀機制:組建政策研究專班,結合電網負荷特性、新能源消納趨勢及煤電改造進度,構建精細化市場預測模型;將政策拆解為可量化指標,制定“一企一策”行動方案,明確年度交易目標與風險對沖策略。
“政策研讀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結合自身資源稟賦,把規則轉化為戰術。”公司黨委書記在策略會上表示。工作小組定期分析安徽省能源局發布的供需預測報告、電網運行數據和現貨市場結算規則,同時結合自有發電機組的調峰能力、儲能配置規模及大客戶用電曲線,構建動態交易模型。
市場開發部交易團隊憑借研發的“綠電智慧置換模型”在電力市場實現重大突破。通過精準捕捉光伏交易窗口期,創新構建午間跨市場套利體系,于2月7日創下單日凈收益35.95萬元的行業標桿業績,標志著公司在綠色電力市場化運營領域邁入智慧化新階段。
“電力交易不是賭場,而是精算師的戰場。”在電力現貨市場中,交易員的每一個決策都關乎“真金白銀”。公司深諳人才是市場競爭的核心,于是將交易員培養提升至戰略高度。
公司立即制定“理論+實戰+認證”三位一體培訓體系,聯合華北電力大學開發定制化課程,覆蓋市場規則、電力市場基礎理論、經濟學、電力穩態分析等前沿內容。首次模擬時,許多新人面對分時電價曲線“手抖得連鼠標都握不穩”。“這比大學期末考還殘酷,但正是這種壓力,能讓我們快速成長。”該公司新入職交易員劉明昊感慨道。
“市場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所有動作必須快、準、狠。”新入職交易員回憶,2024年他首次獨立操盤時,因誤判供需趨勢,導致單日虧損10萬元。這次教訓讓他意識到,僅懂規則遠遠不夠,必須培養對市場的“肌肉記憶”。為此,該公司引入“AI模擬盤”系統,通過歷史數據還原真實現貨交易市場場景。同時,要求所有交易員必須通過國家能源局組織的電力交易員資質考試,目前持證率已達100%。
電力現貨市場瞬息萬變,復盤能力決定企業“進化速度”。該公司采用“日跟蹤、周優化、月迭代”復盤模式,持續完善交易復盤機制,探尋“應變、求變、快變”的策略:每日分析前日交易得失,形成即時調整建議;每周召開策略研討會,結合市場動態優化模型參數;每月發布復盤報告,提煉規則變化趨勢并制定預案。
面對2025年安徽電力現貨市場規則調整的復雜變局,在市場套利空間壓縮的背景下,安徽公司依托智能復盤系統,將中長期合約持倉考核比例由80%提升至85%,并建立動態持倉平衡模型,確保各時段覆蓋率精準控制在83%至85%安全區間,最大化利用規則,在規則調整窗口期搶占市場制高點,做到“顆粒歸倉”。
從斬獲“第一桶金”到實現“持續創效”,這是安徽公司貫徹落實集團公司發展戰略的生動詮釋。面向未來,公司將堅持“創新、精益、開放”工作理念,致力于從現貨市場的“弄潮兒”邁向安徽能源革命的“領航者”,以創新之筆“創響安徽”,在江淮大地上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以“國能之徽”輝映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