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動力之源,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支撐。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加強能源大基地建設,對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我國擁有豐富的能源資源,具備建設大型能源基地的良好條件。近年來,一系列能源大基地建設項目穩步推進。2025年,面對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和復雜多變的國際能源形勢,我國各地區進一步加強能源大基地建設,不斷提升能源產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日前,山西、甘肅、新疆,披露了其能源基地規劃建設目標。
山西:規劃建設3-5個省級能源基地
3月31日,山西省能源局發布關于印發《山西省2025年能源轉型與生態治理風光示范基地總體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
1)聚焦采煤沉陷區、鹽堿地、沙地(以下簡稱“三類土地”)比較集中的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臨汾市等區域,規劃建設3-5個省級能源轉型與生態治理風光示范基地。
2)示范基地規模原則上不得低于 100 萬千瓦,落實生態修復措施,推進采煤沉陷區、鹽堿地以及沙地生態治理。
3)基地項目須在下達建設計劃2年內建成投產。已納入建設計劃的基地項目,全生命周期不得轉讓。
4)各市要優先選擇具備大型風光基地開發經驗,資金充裕、投資意愿強、誠信履約情況好的企業作為投資主體。
5)鼓勵支持各市能源局按照新能源“標準地”的方式指導企業開展前期工作,取得用地預審意見和市級電網公司出具的項目接網初步意見。
同時,文件指出,省政府高度重視省級大型風光基地建設,將其作為我省加快新型能源體系和現代化產業體系融合發展,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重要抓手。各有關市要高度重視,做好政策指導,強化統籌協調,落實要素保障,最大限度實施集中、集約、高效開發,按期建成一批示范基地項目。
各市能源局要建立月調度機制,按照示范基地實施方案各階段重點任務和時間節點,督促企業科學組織項目建設,優化工作流程,合理安排建設工期,加強工程質量管控,確保項目按期全容量并網。
甘肅:謀劃建設超4個新能源基地
2月11日,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甘肅省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行動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新能源裝機達到80GW,裝機占比達到65%左右、發電量占比達到35%左右;新型儲能裝機超過6GW,光熱發電裝機超過60萬千瓦。
到2030年底,新能源裝機達到1.6億千瓦,裝機占比70%左右、發電量占比超過40%;抽水蓄能裝機達到10GW,新型儲能裝機達到10GW,光熱發電裝機超過100萬千瓦。甘肅奮力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區,
加快建設超大型風光電基地。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大力實施河西走廊清潔能源基地和隴東綜合能源基地風電光伏發電項目,研究謀劃甘肅南部新能源基地,規劃建設騰格里、巴丹吉林、庫木塔格沙漠新能源基地,推動酒泉千萬千瓦級風光電基地向特大型風光電基地邁進。在中東部地區著力打造若干個百萬千瓦級風光電基地。
新疆:5個項目開工 打造超三處大型清潔能源基地
據新疆日報報道,3月22日上午,2025年全疆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舉行,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馬興瑞宣布開工,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講話。其中中國綠發5個新能源大基地開工,總裝機9.3GW。
2024年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自治區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業綠色化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到2030年,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產業結構和布局明顯優化,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穩步提升,污染物和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綠色低碳產業比重顯著提高,綠色發展基礎能力大幅提升。到2035年,工業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制造業綠色發展內生動力顯著增強,綠色發展成為新型工業化的普遍形態,建成支撐有力、競爭力強、安全可控、具有新疆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工業體系。
加快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構建清潔高效低碳的工業能源消費結構,實施煤炭分質分級清潔高效利用行動;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園區建設工業綠色微電網,推進多能高效互補利用,就近大規模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鼓勵高載能企業通過市場化方式采購綠色電力、購買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等方式實施綠電替代,持續降低化石能源消費比例;鼓勵引導用能結構以煤炭、熱力(蒸汽)為主的高耗能企業實施電氣化改造,推動綠電替代化石能源燃料,拓展綠電消納應用空間。
著力鍛造綠色低碳產業長板優勢。圍繞高質量建設“十大產業集群”,堅持“一群一計劃”“一鏈一方案”,統籌推進產業集群上下游企業協同延鏈補鏈強鏈,推動優勢產業全產業鏈發展,著力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建立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一體推進風電、太陽能、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等產業協同發展,重點在哈密北、準東、南疆等地布局建設千萬千瓦級新能源產業,打造國家大型清潔能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