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换脸,又黄又大又爽a片三年片,毛茸茸的撤尿,麻豆短视频传媒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浙江寧波市鎮海區:新增光伏裝機3萬千瓦以上

   2025-04-02 寧波市鎮海區人民政府8060
核心提示:文件指出,全面保障重大項目用能。

3月25日,浙江寧波鎮海區印發《鎮海區關于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

文件指出,全面保障重大項目用能。嚴格落實國家關于原料用能和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總量、重大項目能耗單列、綠證抵扣能耗等政策,實現重大產業項目和新上項目能耗要素應保盡保,保障全社會電量供給164億千瓦時左右、城鎮燃氣供應2.9億方左右。組織實施20個以上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項目。新增光伏裝機3萬千瓦以上,市場化交易電量105億千瓦時以上。

原文件如下:

寧波市鎮海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鎮海區關于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直屬各單位:

《鎮海區關于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已經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寧波市鎮海區人民政府

2025年3月25日

鎮海區關于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全力以赴抓項目、促轉型、增動能、優品質、利民生,切實增強政策取向一致性,提振市場信心,推動鎮海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現制定以下政策。

一、推進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由區發改局牽頭)

堅定不移搶機遇抓項目,充分發揮重大項目的關鍵牽引作用,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促進投資放量。推動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50億元、沖刺400億元。

(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圍繞保障重大項目建設、激發全社會投資活力,區級財政2025年預算安排資金11.9億元。其中,先進制造業基地領域資金1.2億元,綜合交通領域資金2.97億元,水網安瀾提升領域資金1.04億元,城鎮有機更新領域資金1.2億元,農業農村優先領域資金0.8億元,文化旅游融合領域資金1.07億元,民生設施等其他領域資金3.62億元。(責任單位:區財政局)

(二)開展擴投資攻堅行動。

強化“三重”報告機制與“1245”統籌機制聯動,探索“產業布局+規劃統籌+片區策劃+資金保障+征拆清零+土地出讓+招商落地+項目建設”多維合一的項目推進機制。推動249個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建設,其中新開工48個、續建132個、前期69個,完成年度投資319億元。(責任單位:區發改局、區自然資源規劃分局)

(三)全力爭取國家政策支持。

搶抓國家政策契機,全力爭取“兩重”“兩新”、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債、中長期貸款等資金支持,力爭實現中央資金到位4億元以上,專項債券資金爭取突破40億元,占全市分配額度10%以上。積極運用地方專項債資金加大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責任單位:區發改局、區財政局、區自然資源規劃分局、相關行業主管部門)

(四)強化用地要素保障。

全面貫徹落實省、市關于用地用林用海保障措施,2025年,全區供應國有建設用地2400畝以上,保障省級以上重點項目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120畝,保障項目用海50畝。(責任單位:區自然資源規劃分局)

(五)全面保障重大項目用能。

嚴格落實國家關于原料用能和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總量、重大項目能耗單列、綠證抵扣能耗等政策,實現重大產業項目和新上項目能耗要素應保盡保,保障全社會電量供給164億千瓦時左右、城鎮燃氣供應2.9億方左右。組織實施20個以上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項目。新增光伏裝機3萬千瓦以上,市場化交易電量105億千瓦時以上。(責任單位:區發改局、區建設交通局)

(六)支持民間投資發展壯大。

加大民營企業和制造業信貸支持力度,完善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優化無還本續貸政策,新增民營經濟貸款40億元。強化民企要素保障,推動新增工業用地、新增能耗、產業基金支持民間投資項目的比重70%以上。(責任單位:區發改局、區經信局、區金融發展服務中心)

二、建設高水平科創強區(由區科技局牽頭)

統籌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化改革,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2025年,全社會R&D投入強度達到3.7%。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0家,新增省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10家。

(七)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2025年,區級財政預算安排資金3.13億元,其中鼓勵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活動資金0.29億元,支持科創平臺建設資金1.1億元,人才支撐資金1.74億元。(責任單位:區財政局)

(八)支持重大創新平臺建設。

鼓勵社會主體參與孵化器、眾創空間(星創天地)建設。對首次認定為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給予50萬元獎勵,認定為專業孵化器的另行給予50萬元獎勵。根據績效考評結果擇優給予科技企業孵化器最高30萬元獎勵。對首次列入國家級、省級、市級備案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的,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晉級補差獎勵。(責任單位:區科技局)

(九)支持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瞄準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繼續實施區“十四五”技術攻關重大專項計劃,在項目實施期內,給予立項項目技術攻關實際投入金額的25%、最高200萬元的資金補助。對入選區級技術攻關扶持計劃的,優先推薦申報上級項目。(責任單位:區科技局)

(十)優化人才創新發展環境。

以“六鏈協同”為核心,實施“種子工程”,迭代“雄鎮英才”項目遴選管理體系,提高青年人才入選比例,給予個人項目最高100萬元支持、團隊項目最高2000萬元支持。鼓勵企業引進海外工程師,按市級核定資助檔次,承擔50%的資助資金。引進大學生1.5萬人以上。落實人才交流共享使用機制,深化“科技副總”“產業導師”制度。(責任單位:區委人才辦、區科技局、區人力社保局)

(十一)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基礎研究投入稅收優惠、先進制造業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等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年度研發經費內部支出超過200萬元、較上年增長10%以上,且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3%以上的企業,由市、區兩級共同按增量部分,給予不超過10%、最高300萬元的補助。(責任單位:區科技局、區稅務局)

(十二)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

開展科技貸款業務,向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給予免抵押貸款(利率不高于同期LPR)、擔保費、保險費等優惠,單家企業累計貸款最高額度為500萬元。對科技貸款中提供優惠利率(低于同期LPR30個基點)且符合條件的合作銀行按不超過所得利息額的30%給予補助,對科技貸款中提供擔保的保險(擔保)公司,按年日均保證保險(擔保)余額的1%給予補助。(責任單位:區科技局、區金融發展服務中心)

(十三)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支持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給予企業不超過技術交易實際付款金額的30%、最高10萬元的創新券獎勵。推廣實施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費”模式。(責任單位:區科技局、區財政局)

三、壯大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由區經信局牽頭)

聚焦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迭代升級制造業“122”產業體系,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2025年,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400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以上。新增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

(十四)做好財政資金保障。

聚焦新型工業化和先進制造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區級財政2025年預算安排1.38億元,重點支持產業集群建設、智能制造提速、優質企業培育等領域。(責任單位:區財政局)

(十五)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打造“122”千百億產業集群升級版,加快浙江省綠色石化產業集群核心區建設,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聯動發展,支持企業申報省級及以上鏈主企業。實施培育新興產業打造新動能行動,推進制造業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推動集成電路、新材料、關鍵基礎件等特色產業提能升級。搶抓未來產業新賽道,加快省級石墨烯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在“招寶氫谷”打造氫能研發示范及裝備制造基地。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根據戰新企業規模、增速給予資金獎勵,對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給予最高15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區經信局、區發改局、區科技局、區自然資源規劃分局)

(十六)支持設備技術更新。

全力推動工業領域“兩新”政策落地惠企。支持制造業企業實施大規模設備(技術)更新,對生產設備(技術、軟件)投資200萬元(含)以上的項目,給予不超過6%、最高200萬元獎勵,2025年工業領域完成設備更新1500臺(套)。支持企業開展綠色化改造,對設備(技術)投資額50萬元(含)以上的,給予8%、最高2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區經信局、區發改局)

(十七)加速數實融合發展。

持續推進“智改數轉”全覆蓋,對獲評省級“未來工廠”試點、省級“未來工廠”的,給予50萬元、100萬元累進補差獎勵。對獲評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省級5G全連接工廠、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國家級5G全連接工廠的,分別給予20萬元、50萬元、50萬元、50萬元獎勵。深入實施“數字化改造三清零”行動,對實施重點細分行業數字化改造項目的,按項目投入給予30%、最高30萬元獎勵,推動全區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等級水平2.0覆蓋率達60%。(責任單位:區經信局、區發改局)

(十八)強化優質企業培育。

深化專精特新企業培育,進一步擴大單項冠軍、專精特新企業群體,開拓企業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軟件、優質新產品市場,推進上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加快培育“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開展“個轉企”直接變更便利化登記。(責任單位:區經信局、區科技局、區市場監管局)

(十九)強化先進制造業金融支撐。

發揮政策性融資擔保作用,加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增速,新增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占比不低于50%。持續推進“鳳凰行動”升級工程,鼓勵企業到寧波股交所掛牌融資,給予最高2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區金融發展服務中心、區經信局、人行北侖營管部)

四、推進服務業跨越式發展(由區發改局牽頭)

構建“兩軸兩帶六片區”服務業發展格局,全力建設具有影響力的科創服務高地、國際化青年發展城區和大宗商品配置中心。2025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

(二十)做好財政資金投入。

聚焦軟件信息等生產性服務業和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務業,區級財政2025年預算安排1.17億元。其中,支持商貿及生產性服務業發展0.66億元,支持科技及軟件服務業發展0.18億元,支持消費提質擴容等促消費領域資金0.16億元,支持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0.17億元。(責任單位:區財政局)

(二十一)大力提振消費。

支持汽車報廢更新、優化汽車置換更新標準,大力開展家電、電動自行車、智能家居、3C產品等領域的以舊換新活動,鼓勵支持家裝更新改造和家電擴圍拓品。持續挖掘消費潛能,迭代完善新一輪消費券,全年發放汽車等各類消費券1600萬元以上。出臺汽車銷售季度補貼,支持企業開拓市場。(責任單位:區商務局、區發改局、區建設交通局)

(二十二)打造多元消費場景。

不斷創新和豐富消費活動場景,提供多元化消費體驗,繼續打響“鎮潮購”品牌,以“1+6+N”形式辦好促消費活動100場次以上。加快傳統消費數字化轉型,鼓勵利用網上銷售、直播帶貨、場景體驗等新業態新模式促進消費。鼓勵電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對直播設備投入、電商直播式共富工坊給予支持。(責任單位:區商務局)

(二十三)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

對成立三年內的科技服務業企業,按規定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支持科技服務業企業規模上臺階。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對相關科技服務中介促成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向企業轉移轉化科技成果的,給予不超過實際交易額的5%、最高10萬元獎勵,單家企業年度獎勵最高50萬元。鼓勵科技服務企業加大投入,對年設備投入在100萬元以上的,給予不超過10%、最高100萬元補助。(責任單位:區科技局)

(二十四)超常規發展軟件與信息服務業。

對當年成立的軟件與信息服務業企業按規定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支持軟件與信息服務業規模上臺階。引導軟件企業提質發展,對首次列入全國軟件百強、互聯網百強企業的,給予100萬元獎勵;對首次入選省級優秀/重點軟件企業榮譽的,分別給予2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區經信局)

(二十五)支持專業服務高端化發展。

持續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推薦優質企業申報市級專精特新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培育法律、會計、稅務、資產評估等領域專業企業落戶,規范中介服務活動,助力形成一流營商環境。(責任單位:區人力社保局、區發改局、區司法局、區財政局、區稅務局)

(二十六)促進文旅產業提質創新。

大力推進文旅體產業融合發展,鼓勵文化新空間、文旅體新業態發展,支持體育賽事、重大文旅體活動舉辦,有效激活文旅體消費。對獲評國家級、省級、市級各類文化、旅游產業基地的,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的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區文廣旅游體育局)

(二十七)培育服務業領軍企業。

推動服務業企業“個轉企、小升規、規升總”,對年內達到規模并首次納入統計庫的服務業企業給予最高5萬元獎勵。強化科技型總部、新零售總部、平臺型總部等總部企業政策支持力度,給予最高20萬元獎勵。支持頭部企業做大增量,對十億級以上商貿企業給予分檔獎勵。對成立三年內的軟件信息、科技服務業企業,經認定,給予每年最高100萬元的租房補助。培育樓宇經濟,對符合產業導向、總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以上且綜合產出較高的樓宇,經認定給予樓宇經營管理機構最高5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區發改局、區商務局、區科技局、區經信局、區人力社保局)

五、推進世界一流強港和交通強省建設工程(由區建設交通局牽頭)

高水平推進世界一流強港和交通強省建設工程,2025年,完成綜合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6億元,集裝箱吞吐量超80萬標箱,海鐵聯運量超15萬標箱。

(二十八)強化重點領域資金需求保障。

圍繞世界一流強港建設和交通強省建設工程戰略實施,重點支持交通樞紐工程、對外聯通網絡、區域交通網絡等重大項目建設,以及智慧、綠色、品質交通等領域發展,區級財政2025年預算安排資金0.38億元,積極爭取329國道鎮海雄鎮路至九龍大道公路工程項目獲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責任單位:區財政局、區建設交通局)

(二十九)支持世界一流強港建設。

推動航運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新一輪航運業政策,對航運市場主體提升運力規模、區內龍頭企業帶頭發展等予以資金支持。推進鎮海港區公鐵水管多式聯運示范項目建設,大力發展集裝箱海鐵聯運。(責任單位:區建設交通局、區發改局)

(三十)加強交通惠民扶持。

在交通物流、機械裝備等領域全面推廣新能源,加快集卡車、工程車等商用車新能源替代,探索氫能車輛在公交領域的應用場景,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車比例達到100%,應用新能源出租車占比達到87%以上。推進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基本實現1000噸級以上泊位岸電設施全覆蓋。高質量建設鎮?!八暮棉r村路”2.0版,全年完成農村公路新改建1.8公里,加強農村公路管養力度,全年累計實施農村公路大中修約12公里;提升省道公路運行水平,累計實施2條省道提升工程3.8公里。推進“軌道+公交+慢性”三網融合發展,持續開展公交線網優化。(責任單位:區建設交通局、區生態環境分局)

六、建設高能級開放強區(由區商務局牽頭)

進一步發揮開放最大優勢,系統推進“五個統籌”、加速深化“五外聯動”,深入拓展“四大功能”,全面提升全區開放水平。2025年,全區貨物貿易出口占全國份額保持穩定。

(三十一)優化財政資金支持。

2025年區財政預算安排擴大開放領域資金0.8億元。(責任單位:區財政局)

(三十二)持續打好“穩拓調”組合拳。

深入實施“搶訂單拓市場出海無憂”行動,支持企業全球多元化市場布局,全年支持重點境外展會30個以上,鼓勵企業參與“甬通全球”系列境外展超百家次。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面,對短期出口信用保險保費給予不超過50%補助;對年出口額在800萬美元(含)以下的中小微企業,政府聯合平臺投保保費給予全額獎勵;對當年投保進口關稅保證保險的企業,給予保費最高30%獎勵,最高20萬元。(責任單位:區商務局)

(三十三)做大做強外貿企業。

鼓勵企業開展海關AEO(經認證的經營者)認證,支持企業加大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品牌投入,對首次獲得AEO認證的企業給予5萬元獎勵。培育外貿龍頭企業,對全區出口前50強企業、進口前20強企業給予最高10萬元獎勵。鼓勵出口企業走“出口名牌”之路,提升企業全球競爭力。加快本土跨國企業培育,鼓勵企業開展海外投資和并購。(責任單位:區商務局、鎮海海關、區發改局)

(三十四)創新發展外貿新業態。

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引導企業拓展技術服務、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工業設計等服務出口貿易業務,引導國內服務外包企業承接國際業務,給予最高10萬元獎勵。發展綠色貿易,鼓勵企業制定綠色發展規劃,建立并改進管理體系,開展碳足跡核算和披露ESG信息。著力優化貿易結構,拓展中間品、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擴大優質消費品、關鍵零部件進口。推進內外貿一體化企業建設,全年支持重點境內展會10個以上。(責任單位:區商務局、區科技局、區經信局、區發改局)

(三十五)支持外貿發展新模式。

加力推動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打造跨境電商“一站兩倉”,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額20億元以上。推動傳統企業觸網升級,對開展跨境電商業務、提供跨境綜合服務的,給予最高8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區商務局)

(三十六)大力吸引和利用高質量外資。

落實外資支持政策,重點支持先進制造業、重大服務業、未來產業、總部和功能性機構項目。2025年爭取招引3000萬美元以上外資大項目1個以上。打響“投資鎮?!逼放疲哔|量辦好“投資鎮海”系列招商活動3場次以上。支持外商在我區投資設立研發中心,落實科研支持、稅收優惠等幫扶政策。(責任單位:區投資促進中心)

七、推進城鄉融合和深化“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由區農業農村局牽頭)

加快縮小“三大差距”,一體推進“強城”“興村”“融合”三篇文章,推動城鄉區域實現更高水平的均衡協調發展。2025年,全區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92.6%,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速3%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縮小到1.64以內。

(三十七)統籌財政資金支持。

區級財政2025年預算安排資金0.94億元,其中,三農專項資金0.8億元,安居宜居美居專項資金0.14億元。(責任單位:區財政局)

(三十八)夯實農業生產保供。

繼續實施規模糧油種植補貼等常態化支持政策,對規模種植油菜、小麥和單季稻、早稻、雙季晚稻的大戶分別給予每畝300元、120元、220元和170元補助,實行收籽油菜收購價格動態補貼。嚴格落實地產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責任單位:區發改局、區農業農村局)

(三十九)促進鄉村產業提升。

培育現代化農創園,對經省級認定的農創客孵化園,按照市級相關政策給予最高300萬元補助。培育鄉村土特產精品,發揮“鎮海番茄”“鎮海草莓”品牌優勢,打造全產業鏈,按照市級相關政策給予最高1000萬元補助。落實省市相關政策,對“浙農英才”工作站、鄉村人才振興“四鏈”融合發展集聚區創建給予補助。(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

(四十)優化農業經營體系。

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項目和政策性農業保險扶持項目,支持開發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綜合保險。穩定推進經營體制改革,對龍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學生創業就業、省級示范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按規定給予獎補。加大金融支農賦能力度。(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金融發展服務中心)

(四十一)實施農業“雙強”行動。

推廣新型農機應用,對未納入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范圍的新型農機實施購置補貼;對省級農機服務中心實行市區兩級最高20萬元的以獎代補政策;對省級全程機械化應用基地實行市區兩級最高15萬元的以獎代補政策。深化農業科技創新,圍繞農業新品種選育與高效種養、農林牧漁等資源利用與生態保護、農產品加工貯運與質量安全、農業裝備設施與信息化、農村社區建設與環境優化等,開展農業與農村科技項目5個以上并給予扶持。(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科技局)

(四十二)建設和美鄉村和未來鄉村。

深入實施和美鄉村“三大行動”,對深入實施和美鄉村建設的項目予以支持;對農村規范化運維公廁、彰顯浙派民居特色的美麗宜居村莊建設進行扶持。(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建設交通局)

(四十三)深入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打造蛟川片區土地綜合整治共富基本單元標志性成果。加快推進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項目精品工程,爭取獲得獎補。集成現有涉農政策,優化耕地、永久基本農田、高標準農田和糧食生產功能區等農業生產空間布局。(責任單位:區自然資源規劃分局、區農業農村局)

(四十四)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拓展居住證持有人可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范圍,加大公辦學校學位供給力度,落實城鄉居民醫保補助資金和醫療救助資金。(責任單位:區發改局、區公安分局、區農業農村局、區自然資源規劃分局、區教育局、區醫保局)

(四十五)實施青年入鄉發展行動。

強化青年入鄉“引育留用”全鏈條政策供給,2025年建立現代化農創園1個、“浙農英才”工作站1個、農創客共富基地2個、“浙農智富”品牌基地4個。深化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完善農村指導員、科技特派員、文化特派員制度,推進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推進省級鄉村人才振興先行縣培育試點建設,開展現代“新農人”培育行動,加快構筑鄉村振興“人才矩陣”。(責任單位:區委組織部、區農業農村局、區科技局、區衛生健康局)

八、保障和改善民生(由區人力社保局牽頭)

深入實施公共服務“七優享”工程,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認同感。2025年,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0%以上用于民生領域。

(四十六)充分發揮財政保障作用。

區級財政2025年預算安排資金18.6億元。其中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和職業教育發展資金5.54億元,各類學生資助資金0.06億元,就業、高技能人才資金0.72億元,醫療、衛生資金3.25億元,養老保障資金6.82億元,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1.05億元,困難群眾、殘疾人、優撫對象、孤兒及困境兒童等幫扶救助資金1.16億元。(責任單位:區財政局)

(四十七)深化“鎮享樂業”服務體系。

全力穩定和擴大就業,強化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體、退役軍人等就業服務保障,加快構建精準幫扶、動態管理的就業援助幫扶機制,確保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幫扶覆蓋率100%,“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2025年實現新增城鎮就業1.3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下。(責任單位:區人力社保局、區教育局)

(四十八)支持推進“勞有所得”。

深入貫徹落實職業技能培訓政策,深入推進技能型社會建設,大力建設公共實訓體系,培育壯大技能大師工作室平臺。加強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全面推廣“靈活?!?.0升級版,擴大服務范圍。按照省市統一部署,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責任單位:區人力社保局)

(四十九)支持推進“幼有善育”。

持續深化“5+X”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推進托幼一體化,支持醫療機構“醫育融合”辦托,滿足多樣化入托需求。積極推進家門口入托工程,新增社區嵌入式托育機構1家,發揮嬰幼兒照護驛站作用,創新開展“點單式”家庭照護養育小組活動,為家庭提供科學育兒指導。(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局)

(五十)支持推進“學有優教”。

加快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區本級重大教育項目工期優化和評估工作。持續深化“雙減”工作,強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大中小學拔尖創新人才培育力度。全力推進國家級“兩縣”創建,確保到2025年底前,“兩縣”創建國家級評估通過率100%。(責任單位:區教育局)

(五十一)支持推進“住有宜居”。

堅持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推動房地產企業升級產品,提高品質,加強延伸物業服務,打造滿足群眾需求的好房子。深化“白名單”融資協調機制,推動“應進盡進”“應貸盡貸”。加快推進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和銷售,在城鎮戶籍住房困難家庭“應保盡保”的情況下,重點推動住房保障向城市基本運行重點行業一線人員擴面延伸,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1600戶,發放公租房補貼1600戶,建設籌集保租房2200套(間)。推動15年以上住宅老舊電梯更新能換盡換。(責任單位:區建設交通局、區發改局、區自然資源規劃分局、區金融發展服務中心)

(五十二)支持推進“老有康養”。

實施“愛在鄰里”家門口的幸福頤養圈提升工程,建成投用九龍康養中心、嵌入式小微養老機構2家,改建村社居家養老服務站12個。新增認知障礙照護專區床位60張。建立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養老護理補貼和基本生活補助制度。(責任單位:區民政局)

(五十三)支持推進“病有良醫”。

推進高水平縣級醫院建設,通過實施高層次人才招引培育激勵政策,鞏固人民醫院三乙創建成果,推進縣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促進區級醫院醫療質量與服務能力雙提升,實現全年縣域就診率達90.5%。(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局)

(五十四)支持推進“弱有眾扶”。

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根據《寧波市慈善組織公開募捐活動工作指引》,規范支持慈善活動開展。強化三級助聯體建設和平臺運營。持續開展困難群眾“善居工程”環境改造項目。(責任單位:區民政局)

上述8個領域政策區級財政2025年預算安排資金除交叉重疊部分外,支持總額為38.31億元。各領域政策牽頭部門要會同財政金融、自然資源、能源、人才等要素保障部門,強化政策落地。各部門要依托企業綜合服務平臺做好宣傳解讀,優化兌付流程,加快資金精準直達,確?;鶎佑懈?、群眾獲益、企業得利。

本政策自2025年4月25日起施行。文本中明確的各項政策除標明具體實施期限外,均為2025年全年實施有效,本政策與原政策不一致的,以本政策為準,國家、省、市出臺相關政策措施的,遵照執行。相關專項政策按管理辦法或配套細則實施,不重復享受。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強榜單全面開啟【申報入口】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尔滨市| 韩城市| 阿合奇县| 龙井市| 绥中县| 永善县| 乌兰浩特市| 来凤县| 三河市| 铜陵市| 宾阳县| 中江县| 西乌珠穆沁旗| 平顶山市| 古丈县| 白沙| 东海县| 蓬溪县| 宕昌县| 土默特右旗| 德令哈市| 梁河县| 眉山市| 芦溪县| 平果县| 天长市| 视频| 潞西市| 崇仁县| 政和县| 望都县| 泰安市| 江阴市| 张掖市| 绍兴县| 牟定县| 建阳市| 元朗区| 咸宁市| 阿克苏市| 平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