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由股東方中電工研(徐州)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工研”)與國家電投集團聯合投資建設的“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迎來重大進展——全球首個48000標方鈦系固態儲氫撬塊成功交付!這一里程碑標志著我國在綠氫儲運技術領域實現跨越式突破,為全球最大綠氫合成氨項目的全面投產奠定堅實基礎。
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總投資63.32億元,是國家電投“綠電轉化”戰略的核心工程,也是吉林省打造“北方氫谷”的標志性項目。項目集風電、光伏、儲能、制氫、儲氫、合成氨于一體,設計年產綠氫3.2萬噸、綠氨18萬噸,投產后每年可減少碳排放65萬噸,節約標煤23萬噸,經濟與環保效益雙贏。
項目采用“綠電制氫、綠氨消氫”全產業鏈模式,創新整合了6項國內首創技術與3項國際領先技術,包括風光儲協同優化、混合制氫工藝(PEM+堿性電解)、固態儲氫規模化應用等,被列為國家發改委“清潔低碳氫能創新應用工程”。
此次交付的48000標方固態儲氫撬塊,由中電工研自主研發,是國內首次大規模應用鈦系合金儲氫技術。相較于傳統高壓氣態儲氫,該技術具備常溫常壓下穩定儲氫,杜絕泄漏與爆炸風險;單位體積儲氫能力提升30%,大幅降低運輸成本;循環次數超萬次,滿足工業化連續生產需求;供氫純度99.999%直接適配合成氨工藝,無需二次提純。中電工研憑借此技術,成功解決了綠氫規模化儲運的行業痛點,為全球最大綠氨項目提供了“氫能供應鏈”關鍵保障,也為后續氫能交通、化工等領域應用樹立了標桿。
大安項目不僅是技術集成的典范,更是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實踐。年減碳65萬噸,相當于種植3600萬棵樹;預計年繳稅金近億元,帶動吉林西部形成千億級氫能產業集群;綠氨可通過北方口岸出口,推動我國成為全球綠色能源貿易重要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