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氫能產業創新發展交流會在南京國際博覽會議中心召開。本次交流會由江蘇省儲能行業協會主辦,上海長三角氫能科技研究院、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促進中心協辦。
作為CESC2025第三屆國際儲能大會暨智慧儲能技術及應用展覽會的多場主題活動之一,本次交流會聚焦氫能創新,從政策、技術、產業發展趨勢等多方面,共同助力氫能產業創新發展。
2025年2月,工信部等8部門聯合發布《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提及,適度超前布局氫儲能等超長時儲能技術,鼓勵結合應用需求開發多類型混合儲能技術研究等。
江蘇省工信廳新能源產業處一級調研員漆崗平介紹了江蘇氫能裝備產業的發展情況,并介紹了江蘇省工信廳將從推動關鍵技術攻關、大力建設創新平臺、積極推廣氫能裝備應用、加強筑峰強鏈企業培育等方面持續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江蘇省工信廳新能源產業處一級調研員漆崗平
交流會涵蓋了氫能產業上中下游的核心議題,從制氫、儲運、應用到區域產業規劃,全面展示了氫能生態。來自能源龍頭、汽車與氫能技術企業、氫儲運先鋒、空天科技代表、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各方代表,圍繞氫能產業的各個環節展開了深入討論。
上海安亭鎮碳中和創新中心主任邱鵬在“氫儲能源網荷儲一體化助推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報告中,闡述了氫能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的重要作用。
上海安亭鎮碳中和創新中心主任邱鵬
上海機動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氫能實驗室張崗博士介紹了氫能園區及移動式測試裝備解決方案,為氫能應用場景的拓展提供了新思路。
上海機動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氫能實驗室張崗
交流會匯聚了政、產、學、研多方權威代表,形成了多元化的視角。鹽城市科協副主席史踐分享了 “氫盡所能,碳索未來”的實踐經驗。
鹽城市科協副主席史踐
中國礦業大學王紹榮教授介紹了SOEC發展現狀及其在儲能領域的應用潛力。
中國礦業大學教授王紹榮
中集中電海外負責人王可探討了風光波動性場景下的制氫合成氨:從挑戰到機遇。
中集中電海外負責人王可
航天科工集團三十一所預冷動力中心副主任劉國棟展望了空天氫能動力的發展前景。
航天科工集團三十一所預冷動力中心副主任劉國棟
各位嘉賓的精彩發言,為參會者帶來了前沿的技術信息和深刻的行業洞察。
交流會不僅聚焦SOFC、氫儲運技術、空天科技等前沿領域,還分享了眾多企業的落地案例。在企業案例分享環節,參會企業代表詳細介紹了各自在氫能領域的實踐經驗和創新成果,為行業內其他企業提供了寶貴的借鑒。這種理論與應用相結合的模式,使交流會內容更加豐富、實用,有助于推動氫能技術的實際應用和產業發展。
交流會特別強調了長三角氫能產業的聯動發展,探討了區域資源整合與跨場景合作的潛力。長三角地區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氫能產業發展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區域協同、整合資源,長三角地區有望在氫能產業的技術創新、應用推廣和產業規模化發展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長三角氫能科技研究院在本次交流會上首次頒布了以“氫辰大海、光耀新能”為宗旨的“氫光獎”,以企業技術領先性、市場占有率及已完成業績等多緯度擇優評出包括電解槽領先公司中船派瑞、隆基氫能、三一氫能、國富氫能,零碳供能代表企業清安優能等5家企業,充分展示了氫能作為新型儲能的優秀示范。氫光獎評選組委會負責人、上海涌鏵投資合伙人張帥談到發起氫光獎,他認為:“電解槽與源網荷儲技術引領未來能源變革,尤其會在儲能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據了解,該榜單對氫儲企業的綜合實力進行了評估和排名,揭示了行業競爭格局,為投資者、企業及相關機構提供了重要參考。上榜企業成為行業標桿,激勵著更多企業在氫能領域不斷創新、提升競爭力。
本次“氫能產業創新發展交流會”的成功舉辦,為氫能產業的發展搭建了一個高效的交流平臺,匯聚了各方智慧,推動了行業的跨界融合與創新發展。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氫能產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為實現全球碳中和目標貢獻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