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是電子智能制造行業至關重要的展示交流平臺,將于2025年3月26-28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E1-E5&W1-W4館)再度盛大起航。本屆展會規模宏大,將達近100,000平方米,現場預計吸引超1,000家電子制造行業的優質企業加入,這些企業將展示涵蓋整個電子制造產業鏈的產品和技術,包括電子和化工材料、點膠與粘合技術、電子組裝自動化、測試測量與質量保證、電子制造服務、表面貼裝技術、線束加工與連接器制造、元器件制造、運動控制與驅動技術、工業傳感器、機器人及智能倉儲等。
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過去十年里高速發展,動力電池能量密度躍遷,高壓線束需求激增,產線換型時間持續突破……在智能化與碳中和雙重目標驅動下,制造環節的技術耦合產生指數級創新效應:線束加工精度突破微米級約束,協作機器人構建起柔性產線新基準,膠粘劑材料實現導電/導熱/結構強化多功能集成。這場由生產設備、自動化技術、產線智能化檢測、環保材料應用等深度融合引發的制造范式變革,正在重塑汽車工業百年來的生產邏輯,將產業競爭維度從單一產品升級為全鏈條效率革命。
精密線束加工重塑新能源汽車“神經網絡”
高壓線束是新能源汽車上最主要的能量傳輸載體,其主要作用是為車載高壓電器零部件傳輸動力能源。這一領域的工藝革新與設備升級,直接關系到整車的安全性與續航能力。此外,在新能源汽車向智能化、網聯化演進的過程中,車載高頻高速數據線束正成為核心基礎設施。這類線束需承載自動駕駛攝像頭(8-24Gbps)、激光雷達(25Gbps+)、5G-V2X通信等系統的海量數據傳輸,其性能直接決定整車智能化天花板。
庫邁思的Omega 740/750 可以生產不同復雜程度的線束,包括同時處理多種連接器,多種端子,可以進行單端插接,也可以進行兩端插接,10種加工模塊可以根據需要自由搭配。Omega 750 SA是實現不斷小型化和日益小批量生產的經濟之選。這些設備可以生產各種不同的線束,并大大縮短生產中轉和響應時間。兩個平行插接頭將模塊的插接速度提高到了一個新水平。這提高了性能,從而有助于加快投資回報。此外,它還允許兩端插入更短的導線,從而擴大了應用范圍。本地化的Omega 750 SA完全符合亞洲市場的需求。
圖源:庫邁思
索鈮格全新推出的B240、B440、B540剝線機以高性能、智能化和人性化設計為核心優勢,該系列配備可旋轉切割機構與對稱定心刀片布局(支持2~4刀片配置),可精準剝離PUR、PVC、橡膠及Teflon?等復雜材料,尤其B240機型突破性支持0.8 mm2 微同軸電纜的無改裝加工。通過高分辨率彩色觸控屏搭載S.Drive智能系統,配合高靈敏度觸發機制,實現一鍵式操作與實時目視監控(集成LED照明),大幅提升線束加工效率與良品率。其優化切割頭設計兼顧強度與旋轉穩定性,結合同心閉合夾爪和免調試通用刀座,確保從0.02英寸細線到多層絕緣線纜的穩定剝皮精度。模塊化人機工程結構使維護觸手可及,直觀界面與統一邏輯菜單更將操作培訓周期縮至最短,為汽車線束制造商提供兼具工業級可靠性與靈活性的全場景解決方案。
圖源:索鈮格
JAM一直以來都以全自動端子壓著機而聞名,贏得了用戶的廣泛支持與認可。針對Fakra市場需求,JAM推出涵蓋從連接器生產到Fakra線束成品自動化加工生產線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其中,高速兩端壓著機CPR-F-ZERO以其對省空間、高速度及實用性的極致追求,成為行業內的創新設備之選。此外,針對汽車主線束生產客戶,JAM也推出全自動雙絞線設備,具備了對應自動生產雙絞線、對應不同顏色電線的兩端防水、壓著加工雙線式加工可對應電線成套的生產(不同顏色的電線),解決雙絞線后加工痛點等多項優勢。
圖源:JAM
新明和專注于線束加工必不可少的全自動電線處理機,考慮到汽車線束的減重及成本優化,通過新明和更為獨特的直行驅動系統,更為徹底的高速控制技術和高剛性的高驅動機構設計,而開發了高水準處理能力和加工精度穩定的優良機型。全機型搭載標準配置數字式壓著機構,高剛性的機身塔載了獨自的連桿,提高了壓著高度的一致性,縮短了準備時間。特別在鋁導線,鐵氟龍線等特殊線材的加工上有明顯的技術優勢。
圖源:新明和
汽車電動化與輕量化進程加速,超聲波金屬焊接技術憑借無火花、高效可靠的優勢,成為銅/鋁導線與端子連接的核心工藝。以崇德超聲波的超聲波金屬焊接機LS-C系列為例,其6-200mm2的焊接范圍可覆蓋從低壓線束到高壓動力線束,如新能源汽車電池包、電機線纜,支持銅鋁異種材料焊接,具有在線檢測(TWI),視覺監控等高階功能,同時集成絕緣壓接與不良品自動切斷功能,適配自動化產線。該設備還適用于眾多端子應用,例如管狀端子或匯流排(Busbar),能夠為車企實現輕量化、智能化制造提供關鍵支持。
圖源:崇德超聲波
柔性制造構建新能源汽車產線進化新生態
作為傳統制造行業中的典范,汽車行業是自動化率極高,標準化程度極高的行業。隨著產業升級和科技迭代,輕量化和智能化,新能源汽車的崛起等變化,汽車生產制造產線調整越來越頻繁、加工工件越來越多樣化,相比傳統工業機器人的特性,主打易用、輕量化、人機協作的協作機器人顯然更滿足柔性制造的需求。
作為汽車行業自動化解決方案資深專家,艾利特機器人產品矩陣覆蓋3公斤至30公斤負載,624mm-2000mm臂展,機器人生產制造工藝精良、伺服控制技術優異、機械結構穩定可靠、質量管理體系嚴苛,滿足客戶對高品質、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要求,目前已廣泛應用于汽車零部件行業各工藝流程中,包括:機床上下料、碼垛搬運、螺絲鎖付、打磨拋光、涂膠、檢驗檢測、裝配、自動充電等多種應用場景,在全球多家頭部汽車主機廠和知名汽車零部件廠商均實現了批量應用,賦能其生產效率高速迭代優化。
圖源:艾利特機器人
新松多可機器人在汽車行業提供了廣泛的應用,包括擰緊裝配、焊接、機器維護、檢查和測試等,有效滿足了行業需求。同時,新松多可機器人還具備執行噴漆、涂層、膠合、拋光和打磨等任務的能力,顯著提高了它們在多個生產過程中的實用性。協作機器人與汽車生產制造的集成能夠擴大自動化,提高生產率,減少對體力勞動的依賴,助力企業完成降本增效的目標。
圖源:新松多可機器人
歐姆龍利用創新的自動化控制技術、工業機器人、傳感器、視覺檢測系統等產品,在提高汽車自動化生產、優化生產質量、實現智能制造等方面也做出了顯著貢獻。例如歐姆龍的SCARA機器人被用于汽車零部件的裝配和搬運,精確進行裝配操作,減少人為操作造成的錯誤。通過集成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控制系統和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實現了從汽車零部件到整車組裝的全自動化,使生產線上的每一臺設備、傳輸帶和機器人都能夠協調運作,實現實時控制和監控。
圖源:歐姆龍
基于PC的控制技術可助力實現高效、自動化的電池制造,Beckhoff(倍福)的電池自動化生產整體解決方案中利用XPlanar 平面磁懸浮輸送系統和ATRO模塊化工業機器人系統可實現電池所有生產過程的端到端自動化:從電芯生產到電池模組和電池包組裝,基于 PC 的控制技術可為所有電池制造設備類型帶來優勢,無論是圓柱電池、疊片電池還是方形電池生產設備。該方案具有周期時間短,速度快、所有控制功能都整合在同一個平臺中,優化同步、執行復雜的運動控制任務,最多支持 255 個軸、硬件和軟件可靈活擴展等優勢。
圖源:Beckhoff(倍福)
此外,當前汽車產業的生產自動化率、集成度屢創新高,但隨著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物料種類龐雜、規格不一等特性,有限的倉儲空間和傳統人工分揀方式難以滿足公司日益增長的運營需求,倉儲數智化成為破解供應鏈復雜性的關鍵。派迅智能柔性線邊倉儲解決方案可以實現倉儲數智化的整體提升,通過規劃物料從入庫到揀選、發料、搬運以及物料領用等全流程自動化,從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對生產車間實現數字化管理,實現了自動倉儲、高空間利用率、物料迅速存取、精準出入庫管控等需求。
圖源:派迅智能
從經驗法則到AI驅動的產線檢測質控革命
新能源汽車制造精度要求的進一步提升,傳統以人工抽檢為主的質控體系已難以滿足需求,行業正構建覆蓋材料-部件-總裝的全鏈條智能檢測網絡,通過X光斷層掃描、多光譜視覺、AI缺陷分析的多技術協同,實現從微米級尺寸偏差的捕捉。此外,汽車電子對技術、生產工藝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確保工藝一致性、產品穩定可靠,生產全過程須長達10年或以上可追溯。整合設備之間數據的智能交互,也能為企業生產提供實時決策支持,讓生產制造過程更加高效、靈活和可持續。
一個可靠的AOI數據統計管理平臺至關重要,鐳晨科技的AOI InsightX實現了集中式的數據管理,提供了專業、全面的數據分析和可視化圖表,幫助產線管理人員隨時隨地掌握產線生產情況。當出現異常預警時,可以迅速聯動不同部門,通過分析制程、缺陷、直通率指標等多維度數據,優化產線設備關鍵參數,保障產品生產穩定性。作為以技術驅動創新的光學檢測設備提供商,鐳晨科技將AI深度學習算法應用在AOI中,采用深度卷積網絡,通過億萬級別數據樣本訓練和大數據優化,不僅能實現AOI智能極簡編程,而且能一鍵自動識別元器件及焊點,智能判定不良,極大提升了AOI檢測效率和準確性。
圖源:鐳晨科技
日聯科技聚焦新能源汽車電子可靠性和失效分析,推出多模式3D/CT智能檢測裝備AX9100VS,滿足行業多樣化精密檢測需求。這款X射線離線檢測裝備采用先進的圖像傳感技術,集成2D/2.5D/3D檢測能力,支持平面CT與錐束CT雙模式三維斷層掃描,分辨率可達近納米級別,輕松實現對微米級缺陷的精準捕捉與量化分析,滿足汽車電子和小型汽車零部件的抽檢、研究需求。
同時,裝備搭載AI缺陷檢測技術,0.5秒即可完成一次“AI氣泡率”一鍵檢測,有效提高產品檢測效率,為行業提供從研發驗證到量產質控的必要解決方案。
圖源:日聯科技
在汽車制造中,車身部件經輸送系統準確運送至總裝區域,隨后依據最終客戶個性化需求進行組裝,定制化組裝的關鍵在于QR碼或Data Matrix碼的準確識別,識別過程必須確保可靠準確。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特別快的快門速度,確保即使在動態的場景下也能捕捉到清晰瞬間。倍加福VOS2000-I視覺傳感器,搭載C-mount接口,攜手功能強大的外部環形照明系統,專為遠距離代碼讀取而生。其集成的頻閃控制,讓閃光模式效能躍升至常亮模式的10倍。環形照明系統中的大功率LED燈結合精密光學元件,將光束聚焦在目標上,確保即使在遠距離檢測時,目標物也能被清晰、可靠地照亮。面對復雜多變的照明挑戰,該相機依舊能穩定地捕獲代碼信息,所有組件堅固耐用,防護等級高達IP65,確保在各種環境下都能穩定運行。
圖源:倍加福
高性能有機硅解決方案&膠粘劑材料賦能汽車智能化進階
隨著汽車智能化趨勢的加速,AI、物聯網等高新技術的整合正重塑未來交通行業格局,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對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之下,陶氏公司展示了其面向汽車智能化趨勢的全域有機硅解決方案,覆蓋智能座艙域、自動駕駛域、車身域、底盤域、動力域和中央域六大關鍵領域。憑借豐富的有機硅產品組合,陶氏公司可提供全系列導熱、粘接、密封、防護、電磁屏蔽(EMI)等材料解決方案,助力系統安全運行和整車性能提升。這些產品不僅兼顧高性能和優異的熱管理表現,還能根據本地市場需求進行定制,滿足了國內客戶在智能汽車領域的多樣化需求。
圖源:陶氏
在安全性和創新應用方面,陶氏公司推出了有機硅安全氣囊涂層解決方案,確保安全氣囊在各種溫度下保持穩定可靠,同時采用環保材料減少資源浪費。此外,SILASTIC?自修復有機硅輪胎解決方案可取代備胎以減輕車身自重,提升燃油效率,并在輪胎使用壽命結束后實現循環利用。陶氏公司還展示了可用于汽車自適應遠光燈系統(ADB)光導管的SILASTIC?可注塑光學有機硅產品組合,可提供卓越的光學性能和模具防污能力,顯著提升生產效率。同樣參展的LuxSense?有機硅皮革集易清潔、耐磨耐臟、親膚柔軟等優勢于一身,為駕乘者提供更舒適的體驗,并已獲批應用于交通工具座椅及內飾等多種場景。
此外,陶氏公司與碳納米管(CNT)技術先驅企業Carbice公司的戰略合作成果也在展會上亮相。雙方結合有機硅和碳納米管技術,推出了創新的熱界面材料(TIM)產品,為交通運輸、工業、消費電子及半導體行業提供更高效、可靠的熱管理解決方案。
圖源:陶氏
為客戶提供更全面系統的粘合劑解決方案,漢高同樣在汽車電子領域開發了用于汽車光學傳感器的下一代快速雙重固化AA膠、用于汽車電子控制器熱管理的下一代導熱填縫劑和導熱凝膠、用于汽車傳感器和電機的具有優異耐油性能的灌封膠、用于汽車電子控制器的先進密封膠和用于車載顯示的最新結構粘接膠等等。這些新產品將更好地服務于最新的自動駕駛、智能電驅、智能座艙和域控制器等,更好地滿足目前汽車電子行業飛速發展和快速擴張。通過對這些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生產投發,漢高還將會為客戶提供更全面系統的粘合劑解決方案。
此次,在漢高展臺,還會特別展出sonderhoff設備的動態定量混膠頭(mixing head)。現場演講也會揭秘這個設備的獨特之處。
圖源:漢高
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3月26-28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順應新能源及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統籌推進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和基礎設施建設,立足新能源及汽車技術產業鏈,開拓市場,致力于打造優質新能源及汽車技術具有前瞻性的商貿平臺,為汽車行業交流互鑒提供契機,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的新能源及汽車技術系列主題板塊,將專注于新能源和汽車電子應用,包括:新能源汽車檢測技術、汽車PLC工控系統、新能源汽車膠粘劑創新技術等,為新能源汽車領域提供各類創新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