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過河南孟州實證項目數據顯示,在2024年8月15日-2025年2月28日測試期間,TOPCon組件在當地典型的氣候條件下,憑借高雙面率以及優異弱光性能,其綜合發電增益相較于XBC組件實現了顯著提升,平均單瓦增益高達3.24%。在弱光條件下,尤其是在冬季夜間時間較長的2月,早晚時段(7:00-9:00和16:00-18:00)發電量,TOPCon較XBC組件平均高7.4%。其增益主要來源于以下2個方面:
1、 TOPCon高雙面率:
無論是集中式還是分布式客戶,考量一個電站的發電量收益時,不只考慮組件正面功率,雙面率也成為雙玻組件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雙面率反映了組件背面在接收散射光和反射光時的光電轉換能力,其高低直接影響組件在實際應用中的綜合發電效率。在此項目中,考慮到項目安裝環境及組件傾角因素,根據地面反射率數據進行測算,高效TOPCon組件會帶來1.5%左右的額外發電增益。此外,在國家電投集團黃河公司在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年度論壇中也提及,根據國家光伏大慶基地的實證結論:N型TOPCon組件較IBC全年數據高1.16%。這說明TOPCon高雙面率組件在高反射率的大基地及部分分布式場景中,具有絕對的發電優勢。
2、TOPCon優異的弱光性能:
TOPCon組件憑借優異的弱光發電能力,尤其在陰天和冬天弱輻照環境下表現突出。此外,組件標準測試功率都是在1000W/ m2的輻照下進行測試。而絕大部分國家及區域的大部分時刻都在1000W/ m2以下。而在春夏秋冬的四季變化中,考慮到多數地區的實時光照僅為500W/m2~800W/ m2或者更低。根據相關論文研究顯示,TOPCon隧穿氧化層結構優化并聯電阻(Rsh),導致組件漏電損失的電流相比XBC更少,從而弱光響應效率得到提升。對本次實證項目結果進行分析后也得知,即便在日照不足的情況下,TOPCon組件在低輻照下,尤其是在冬季夜間時間較長的2月,早晚時段(7:00-9:00和16:00-18:00)發電量較 XBC 組件平均高7.4%,完美契合“531”后分布式電價機制,為客戶帶來更多的收益。
一、項目背景
本研究涵蓋某品牌的TOPCon組件與某品牌的XBC型組件,所有組件均安裝于河南孟州的實證項目基地平地上,以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河南孟州為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雨熱同季。核心目標是深入分析這兩種組件在實際應用中的性能表現和 LCOE 潛力,為客戶提供可靠且高效的發電解決方案。
二、組件信息
本次實證選用的兩種組件:N型TOPCon組件和另一廠商XBC組件,每種組件各有18塊。采用固定支架安裝在平地上,架高3.1m,地面反射率約20%,離地0.5m,傾角設置為35°。所有組件均配備高精度傳感器,以實時監測發電數據,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信度。
三、測試情況
在測試過程中,全面采集了多項關鍵數據,包括直流電壓、電流、功率,組件溫度、正面輻射度、風速、風向、環境溫度、相對濕度和大氣氣壓等。這些數據為提供了詳盡的信息,從而能夠對組件的性能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較。
四、組件運行數據結果
在本次測試周期內,TOPCon組件平均綜合發電量高出XBC組件3.24%。根據數據結果,在早晨與黃昏的弱光條件下,TOPCon組件表現顯著優于XBC組件,表現出了TOPCon組件良好的弱光響應特性。
圖表:2024.8-2025.2河南孟州TOPCon VS XBC發電量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