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項目加速落地,但也問題多多、不斷“生變”。
3月3日,中船通遼市50萬千瓦風電制氫制甲醇一體化示范項目—制氫制甲醇項目變更備案,該項目于2024年1月備案,建設安裝72000Nm3/h電解水制氫和純化系統,安裝生物質氣化裝備,以及年產約18萬噸甲醇合成裝置,配套建設生產車間、辦公樓以及輔助配套設施。
時隔一年,該項目取消了電解水制氫和純化系統的安裝,總投資額由285300萬元驟降到194004萬元,項目變動之大令人震驚。
一個風電制氫制甲醇項目,直接取消制氫裝置,改由生物質氣化裝備制綠色甲醇, 可以說這個項目的核心技術已經發生了轉變。
近兩年,氫能項目不斷簽約、落地、審批,國內備案的氫能項目不少,但實際開工建設的氫能項目卻并不多。并且在項目未開工之前,“計劃趕不上變化”的問題時有發生。
氫能觀察統計去年以來國內變動的氫能項目,如下所示——
全球最大氫儲能項目中止
3月3日,豐鎮市風光制氫一體化氫儲能調峰電站[EPC總承包]——項目中止公告發布。該項目于2025年1月22日發布首條EPC招標公告。2月26日,該項目發布延期公告,公告表示:因電站選址變更、導致無法按照原定計劃開標。關于該項目中止原因,公告表示:因產業政策調整,導致該項目無法按照原計劃進行開標工作,現將本項目招標中止。
40萬噸年可持續航空燃料加氫項目招標終止
2月17日,中能億達(河北)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建40萬噸年可持續航空燃料加氫項目招標終止。
該項目業主為中能億達(河北)新能源有限公司,而1月2日,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河北省2025年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中能億達(河北)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建40萬噸年可持續航空燃料加氫項目正屬于重點項目之一。
終止公告表示,該項目投標人不足三家,故此終止。
伊寧縣光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三次變更
2月21日,閎揚氫能源(伊犁)有限公司發布了關于伊寧縣光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包括化工園區及其氫裝置部分)的更正公告。
更正內容如下:原定工期為自合同簽訂之日起365日歷天內完成,現更改為自合同簽訂之日起18個月內完成。同時,原定的投標截止時間(即開標時間)為2025年2月24日13時00分,現延長至2025年3月24日13時00分。
該項目于2023年1月3日首次發布,招標范圍涵蓋工程量清單及圖紙中的所有內容,計劃工期為自合同簽訂之日起365日歷天內完成,最高投標限價為98781.855188萬元。隨后在1月4日和1月22日,該項目相繼發布了更正公告,對相關內容進行了調整。
太仆寺旗風電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兩次變更
2024年11月1日,太仆寺旗風電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備案。備案顯示,該項目單位為太仆寺旗天潤新能風電有限公司,總投資16700萬元,其中自有資金3340萬元,申請銀行貸款13360萬元,其他0萬元。計劃2025年5月開工,2025年12月竣工。該項目已于2024年9月3日完成一次備案,后又于2024年10月31日由于項目主體變更被撤銷。前后兩次備案,有兩處變動。一是項目單位由“太仆寺旗天潤氫能科技有限公司”變更為“太仆寺旗天潤新能風電有限公司”,二是項目資金由“自有資金16700萬元,申請銀行貸款0萬元”變更為“自有資金3340萬元,申請銀行貸款13360萬元”。
科左中旗風光儲氫氨一體化產業園示范項目
2024年10月30日,科左中旗風光儲氫氨一體化產業園示范項目(氫氨部分)重新備案。這已經是該項目第三次備案。2023年11月,該項目備案總投資646940萬元,包括重力儲能部分。2024年3月21日,該項目備案內容為總投資436349萬元。和2023年11月份相比,投資金額減少并去除了重力儲能部分。在第三次備案中,該項目主體單位變更,由內蒙古天通能源有限公司變為內蒙古天楹能源有限公司;項目投資金額減少,由43.6349億改為37億;此外,該項目制氫規模擴大,此前項目規劃30套制氫單元,每個單元配置4套1000Nm3/h電解槽設備,擴大為33套制氫單元,合計制氫規模為132000Nm3/h。同時,項目合成氨規模減少,由此前的48萬噸/年變為45萬噸/年。
內蒙古華電孿井灘60萬千瓦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
該項目最初的審批文件中建設內容為:新建40 萬千瓦風力發電機組及場內道路、集電線路等配套工程,配置建設儲能60MW/240MWh、220kV 升壓站一座(與內蒙古華電孿井灘60 萬千瓦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配套20 萬千瓦光伏項目共用)。能源局核準建設內容變更的通知顯示,同意將項目核準文件建設內容變更為:新建 40萬千瓦風力發電機組,配套建設儲能90MW/90MWh、1座220kV升壓站35kV集電線路、檢修道路、箱變及進場道路等設施,升壓站以1回220kV線路接入制氫站內配套建設的制氫變電站。
康保至曹妃甸氫氣長輸管道項目設計變更
2024年7月5日,中石化公開招標京蒙輸氫管道河北省部分用地預審與選址工作,首次公開披露該輸氫管道河北省部分的項目概況。公開信息顯示,康保至曹妃甸氫氣長輸管道項目由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公司投資建設,管道起自張家口市康保縣,終至唐山市曹妃甸區,線路全長972.7公里,管徑為813毫米,設計壓力7.1兆帕,最大年輸量約為130萬噸綠氫,是目前世界最大口徑、最大輸量的綠氫管道。對比此前該項目透露出的信息,該項目發生重大變更。此前,該項目顯示其管道線路總長度約為736.5公里,管道設計壓力6.3兆帕,管徑為610毫米。對比發現,該項目輸氫管道長度、管徑及設計壓力均已變更。
梨樹風光制綠氫生物質耦合綠色甲醇項目
2024年7月1日,四平吉電綠氫能源有限公司梨樹風光制綠氫生物質耦合綠色甲醇項目化工部分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一次公示。該項目建設年產19.7萬噸精甲醇,氣化裝置設置單系列,投料量33萬噸/年生物煤,凈化裝置及甲醇裝置均為單系列。電解水裝置制氫規模為3.2萬Nm3/h,平均供氫量1.36萬Nm3/h。2024年5月28日,該項目備案信息顯示,該項目擬規劃建設一套20萬噸級生物質氣化制取甲醇裝置,安裝40臺Nm3/h堿液制氫+16臺200Nm3/hPEM制氫設備,合計制氫能力43200Nm3/h。該項目在工藝路線及制氫能力上做出修改:生物質氣化工藝改為:生物質炭化→生物煤→成熟的煤氣化制甲醇工藝;電解水制氫能力43200Nm3/h改為:電解水制氫32000萬Nm3/h。
項目“備而不建”或者“建前生變”似乎已經成為氫能項目的常態,屢見不鮮。政府想要利用風光制氫項目解決消納目標,但礙于資金、技術、設備等問題,項目單位卻難以快速開工,眾多氫能項目面臨停擺甚至是招標中止或項目終止的尷尬窘境。
2024年7月,內蒙古在《關于落實內政辦發〔2024〕24號文件有關事宜的通知》中強調,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批復后,應當在1年內達到實質性開工(完成計劃投資45%以上),無法開工建設的,由盟市能源主管部門決定終止(撤銷)項目。
政策發布后沒多久,內蒙古就發布公告,6個綠氫項目被廢止。隨后,甘肅張掖、遼寧大連也發布類似規定,如在特定時間內未實質開工或進展緩慢以至于無法按時完成項目的,將被調出新增項目庫或撤銷示范項目。
不過,雖然大部分項目出現減少制氫規模或者儲能規模的變更,但在一眾項目中,也有規模擴大的項目,康保至曹妃甸氫氣長輸管道項目輸氫管道加長、科左中旗風光儲氫氨一體化產業園示范項目制氫規模擴大,這樣的變動對于產業本身而言也算一個好消息。
一般來說,項目變動問題有時難以避免,但氫能項目的核心詬病在于項目“備而不建”的現象越來越多,如何把握好項目建設和產業需求之間的平衡,還需要更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