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戈壁灘上粗砂、礫石遍布,一條條橫臥的干溝上,耐旱植物點綴其間,在呼嘯的風中不斷擺動。這片廣闊的黃土地,雄渾壯闊、粗獷豪邁的神韻讓人記憶深刻。靠近目的地,抬眼望去,“綠色報國創新共享”幾個大字,仿佛給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注入了堅守與奮斗的力量。
新華烏什50萬千瓦/200萬千瓦時構網型儲能項目建設期全貌
新華烏什50萬千瓦/200萬千瓦時構網型儲能項目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烏什縣阿合雅光伏園區,總占地456.84畝,總投資約41億元,預計2025年4月實現并網發電。屆時,該項目將成為全國最大的混合型化學獨立儲能項目,全國最大的全釩液流構網型獨立儲能項目,以及全國單體最大的構網型獨立儲能項目。
作為集“三個最大”于一體的能源充電項目,新華烏什50萬千瓦/200萬千瓦時構網型儲能項目“藍圖”已顯規模,在荒漠大地“熠熠生輝”。
高顏值“駱駝” 儲能高效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慢慢透過云層,無邊無際的荒漠戈壁霎時間亮了起來。
跟隨項目負責人李昌權的腳步,走進全釩液流儲能區,一排排白色的儲能柜整齊劃一。企業簡介、企業文化展示、“工地安全漫畫”長廊的打造令人耳目一新。“十牌兩圖”、警示標語時刻提醒施工作業人員牢記安全作業“十不準”,強化嚴格遵守紅線意識。
李昌權介紹,全釩液流儲能區內,下方稍大一點的集裝箱,裝的是電解液,相當于駱駝的身體。上方的兩個小集裝箱,類似于駱駝的駝峰,分別裝的是冷卻系統及功率柜。一個個全釩液流電池柜,遠遠看去,就像一匹匹駱駝。
“全釩液流電池的工作原理跟我們平時開的汽車類似,可以想象成是發動機與油箱的關系。電解液好比油箱,加更多的油,代表著汽車能行駛得更遠。功率柜類似于發動機,電網需要多大的容量,我們就可以給足多大的馬力。電解液存儲倉、功率倉,讓全釩液流電池具備了高容量和高功率的特點。”李昌權表示。“烏什構網型儲能項目建成投產后,全站每充電一次,可以存儲200萬千瓦時電,相當于30萬戶家庭一整天的用電量,是當之無愧的大‘駱駝’。”
全國產打造 以“質”取勝
此次混合型獨立儲能電站的建設實現了所有零部件100%國產化。大“駱駝”中國造,不僅標志著我國獨立新型綜合儲能示范項目研發制造及運營能力的提升,同時也為我國全釩液流電池行業大規模商用的推廣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全釩液流電池由于電解液和功率倉分離,可以通過添加還原劑實現電池恢復到初始狀態,達到循環使用的目標,這是傳統電池不具備的優勢。
李昌權介紹,磷酸鐵鋰響應速度較快,轉化效率相對較高。缺點是溫度較高時,有燃爆的潛在風險。在烏什構網型儲能項目中,采用的是比亞迪的刀片電池,散熱較好。刀片電池增加了散熱面,是目前唯一一個通過針刺,不會發生燃爆的產品。該電池轉化效率能達90%以上。
該項目采用磷酸鐵鋰與全釩液流電池混合技術,分別承擔調頻與調峰功能。磷酸鐵鋰電池響應速度達毫秒級,可快速平抑電網波動;全釩液流電池壽命超20年,4小時長時儲能成本更低。作為目前國內在建最大的全釩液流、磷酸鐵鋰混合型儲能項目,其突破了單一技術的局限性,讓二者的性能和效益實現了最大化。
“在新疆阿克蘇建設構網型獨立儲能項目,主要考慮到目前新疆的新能源裝機容量大,導致能源消納和電網運行的管控壓力不斷增大。正因為電網有平衡功率的需求,我們決定從跟網型儲能轉變為構網型儲能,更好地服務電力系統,助力電網提升運行效率。”李昌權表示。
構網型儲能主要是為了改善電網,平衡電網。需要時放電,不需要時儲電。構網型儲能對電網構架形成了有力支撐,是改善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一種措施。獨立儲能沒有配套的光伏和風電,儲能“儲”的電來自于電網。構網型儲能能夠快速響應電網需求,隨時調整輸出功率的大小。而全釩液流和磷酸鐵鋰混合型儲能突破了單一技術的局限性,讓性能和效益最大化。
新華烏什儲能項目建成后,每年可新增5.16億千瓦時的新能源電量,節約標準煤約39萬噸煤。屆時,該項目將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綠色充電寶”。同時,烏什全縣新能源裝機規模也將位列南疆前列、地區縣(市)首位,為開辟疆電外送出口新通道奠定堅實基礎。項目的建成,還將有效降低全疆新能源棄電率,解決阿克蘇電網調峰調頻困難和電壓支撐能力不足等問題。
全身心投入 匠心鑄力
48歲的李昌權,常年扎根工地,風霜雨雪,摸爬滾打。他的臉龐被歲月和陽光共同雕琢,略顯黝黑,嗓音也在日復一日的奔波中變得沙啞,但那份對工作的踏實與認真,卻如同他堅實的身影,屹立不倒。作為新華烏什儲能項目的掌舵人,李昌權在接手這一重任之初,心中便燃起熊熊斗志:“這不僅僅是一項工程,更是國家級的標桿,干,就必須干出個樣子來!”
面對這個全然不同于以往水電項目的新領域,李昌權沒有退縮,反而激起了他探索未知的渴望。他像一塊海綿,貪婪地吸收著新知識,翻閱堆積如山的資料,不恥下問,向業內專家求教,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他的眼神里,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挑戰的無畏,潛心鉆研,全力以赴,只為將這項工程做到極致。
如今,談及新華烏什儲能項目,李昌權的話語中充滿了自豪與熟悉,就像講述自己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從項目立項的艱辛籌備,到用地審批的曲折過程,再到組織施工的緊鑼密鼓,直至接到批復的塵埃落定,每一個重大節點,他都如數家珍,娓娓道來。這背后,是無數個日夜的奮斗,是無數次困難的克服。但他的眼神里,始終洋溢著堅定與執著,那是一種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更是一種必成大事的堅定信心。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早已融入了他的血脈,成為他不斷前行的動力。
藍圖已經繪就,責任重于泰山。新華烏什50萬千瓦/200萬千瓦時構網型儲能項目工程規模引領全國電力行業之最,亦將成為擦亮新華發電的新名片。該項目的建成,對保障新疆電網運行穩定,推動國家“一帶一路”核心區高質量發展,建設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高質量發展將發揮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