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習、跟隨到創新、引領,當下中國風電行業已站在新的歷史轉折點。
過去幾年,中國風電行業正在經歷從“制造”到“創造”的跨越。在發展初期,中國風電通過學習歐美技術迅速成長。今天,我們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創造”意味著中國風電已進入“無人區”,再無現成經驗標準可借鑒,整個產業鏈需要長期主義思維,做好技術積累,認識到大兆瓦風電機組開發、測試、驗證的價值,共同持續投入,防止不正當競爭和“價格戰”。
在“無人區”探索,必須拒絕短期紙面收益的誘惑,踏踏實實做好產品的可靠性,用高品質、高可靠的風電機組,高效開發寶貴的風能資源。深耕十余年,遠景始終堅持自研自制和深度制造,不僅帶動我國風電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更推動國產風電機組在海外市場多點開花,成為亮眼的“綠色名片”。2024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以遠景能源為代表的頭部整機商逆流而上,推出更小風輪直徑和兆瓦等級的新機型,更加注重發電效率和可靠性的提升,帶動行業逐步回歸理性。
展望2025年,風電將由“被動消納”到“主動支撐”,打開新能源發展新局面——基于構網型風電機組、構網型儲能建設的新型電力系統,有望解決可再生能源生產和應用的終極挑戰。在內蒙古赤峰綠氫零碳產業園,遠景構網型風電機組的應用讓其成為新型電力系統的“最佳實踐”。將風光資源就地轉化為綠氫綠氨等高附加值產品,不僅解決了零碳氫能發展的重大成本挑戰,也為風光規模化消納提供了新思路。當風電與儲能、制氫制氨、零碳產業園等多元化商業模式相結合,綠色能源將打開無限發展空間,中國綠色科技將成為全球零碳轉型的中堅力量。
風電行業的未來充滿機遇與挑戰。遠景將堅持長期主義,保持耐心與定力,推動中國成為真正的風電強國。我們相信,只要做好新型電力系統,打通綠電生產和下游應用的“卡脖子”環節,新能源的未來將繁花似錦,新能源帶來的紅利將惠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