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2025-2026年度光伏組件框架采購的招標公告掛網公開。根據招標公告內容,中國大唐本次招標共包括3種組件產品,分別為TOPCon、HJT和BC,對應的預估采購總量分別為19.5GW、2GW、1GW。與2024年中國大唐16GW的組件集采相比,本次集采總規模更大、有效期更長,取消 PERC產品,新增高效BC產品。
至此,2024年以來五大發電集團開展的組件集采中(國家能源集團2024年至今尚未進行組件集采),均設置BC標段。
BC組件頻繁出現在各大能源集團的組件招采中,意味著市場對BC組件的接受和認可程度,在光伏組件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當下,BC產品或許可以為行業打開新的局面。
BC電池,全稱是“全背電極接觸(全反面電極接觸)晶硅光伏電池”,是一種太陽能電池技術。它的的理論轉換效率極限為29.1%,高于TOPCon和HJT的28.7%和 28.5%。
從光伏電池技術路線演變的歷史來看,當新一代電池技術路線的轉換效率明顯高于上一代時,便會快速取代前者,成為市場主流產品。
BC電池作為在結構上做優化的電池制作技術,不是一種單獨的電池片種類。無論是P型還是N型電池,都是可以疊加BC電池技術,做出新型電池片。P型電池疊加BC技術的電池就是PBC。TOPCon疊加BC技術的電池就是TBC。HJT疊加BC技術的電池就是HBC。所以,當前的BC技術路線主要包括IBC、HBC、PBC、ABC、HPBC等。
而國內光伏企業在BC技術路線布局及產能落地上,除了眾所周知的隆基、愛旭在積極推進外,其余光伏廠商也在紛紛跟進。具體情況如下:
1.隆基綠能:
保持多項BC 電池和組件轉換效率世界紀錄;2024年5月,隆基發布第二代BC組件,HBC的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7.3%;10月,隆基綠能HPBC技術升級到2.0并對外發布。進入新的一年,隨著隆基對HPBC 1.0的產能升級,按照規劃,2025年年底,隆基HPBC 2.0會形成約50GW的產能。
2.愛旭:
愛旭ABC組件量產效率達到24.6%,并率先實現了N型BC技術GW級量產。目前,愛旭股份擁有三個BC生產基地,其中,珠?;?0GW、義烏15GW、濟南10GW。2025年1月,愛旭濟南一期10GW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首塊組件在起步區下線。隨著濟南基地在2025年投產,愛旭ABC組件2025年產能將有35GW。
3.普樂科技:
2024年8月27日,普樂科技泰興基地首批高效TBC電池片出貨,成全球首家GW級TBC電池片制造商。
據普樂科技官網信息,普樂科技量產的N型TBC電池技術,是在鈍化接觸工藝技術的基礎上,采用了自主創新的激光摻雜專利技術,一次性完成電池背面P區和N區的硼磷摻雜,量產轉換效率在26.5%以上。
資料顯示,杭州普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公司定位于高效N型太陽能電池生產,包括TOPCon電池和TBC電池。2023年11月,公司自主研發的TBC組件實現量產。已實現TBC電池片出貨的泰興N型電池生產基地一期建設產能為2GW,并預留了后期8GW的廠房和用地。
4.金陽新能源:
2023年9月,金陽新能源建成首條HBC產線,12月實現出貨。
金陽新能源已經獲得數十項HBC專利授權,是“當前全球第一家量產最高轉換效率超過27%的高效二代混合型HBC太陽能電池的公司,也是全球第一家應用HBC太陽能電池量產專用于住宅及房車用消費者產品的高效柔性HBC太陽能組件的公司?!?/p>
2024年9月,金陽新能源間接全資附屬公司金陽(泉州)與福建鉅能電力有限公司、隆基綠能簽訂合資協議,將隆基綠能的西安航天產業基地四條PERC生產線升級為高效率HBC生產線。
5.四川鑠陽:
2025年1月9日,鑠陽樂山年產10GW高效異質結電池片項目(一期5GW)節能獲批,該項目總投資35億元,年產5GW高效異質結HBC晶硅電池,一期5GW分兩階段建設(一階段2GW、二階段3GW)。
據愛企查信息,四川鑠陽異質結新能源有限公司由上文提及的、與隆基綠能和金陽能源合資進行P型生產線技改BC的福建鉅能電力有限公司投資成立。
6.弘元綠能:
2024年6月17日,弘元光能(包頭)有限公司年產16GW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環評報告獲受理。該項目建設建設期12個月(2024年12月—2025年12月),項目總投資81億。
值得注意的是,該電池項目所采用電池技術為TOPCon BC,按照該報告書的進度,弘元綠能若能在2025年12月投產TOPCon BC電池,產能將領先大部分企業。
7.英發德耀:
2014年11月,宜賓英發德耀科技有限公司、宜賓高新區與隆基綠能簽署了年產16GW HPBC電池片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三方將在HPBC電池生產、銷售及相關技術領域進行廣泛協作,并于2025年建成首期6GW產能。
除了以上已有BC產能落地的企業外,通威、協鑫、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等公司在BC技術研發方面也都有布局。如:
協鑫于2024年12月26日發布了基于 BC技術的GPC2.0組件產品,截至2024年12月,GPC2.0電池效率已突破27.1%,預計在今年二季度推出GPC3.0產品,效率將高達27.4%以上,并根據效率爬坡情況有規劃地釋放產能;
通威股份投資了23.6億元建設技術研發中心及TBC電池研發線,擁有百MW級中試線,目前N型TBC電池研發效率已達到26.66%;
晶澳科技投資13億元于BC電池研發中試項目;
晶科能源建有一條BC電池中試線;
鈞達股份目前也在規劃BC電池中試線。
……
隨著BC電池工藝流程的縮短以及關鍵制造技術的突破,其量產化進程將會顯著加速?!癇C是多種鈍化技術中最后都要走向的一個方向,要提高光電轉換效率,最終都要走到BC技術路線。”隆基綠能鐘寶申采訪時說到。
在過去的2024年,光伏全產業鏈基本都陷入了虧損;進入2025年,TOPCon與BC的技術路線之爭也越發激烈。不知BC能否幫助選擇它的企業快速穿越這輪光伏產能錯配的“寒冬”,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