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月20日,特朗普總統上任首日立刻結束前任拜登總統的“綠色新政”,不僅退出世界衛生組織、退出《巴黎協定》等,還在上任后數小時后簽署暫停根據《減少通貨膨脹法案》和《基礎設施投資與就業法案》向企業提供綠氫補貼的行政法令。
此前,拜登政府長期在推動氫氣生產。
2022年8月,美國簽署通過《減少通貨膨脹法案》,其中包括針對清潔氫的減稅激勵政策,為低碳氫氣提供每千克0.6美元至3美元的補貼,氫氣全生命周期內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越低所獲補貼額度將越高。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這一長達十年的補貼政策將釋放超百億美元補貼額。
2023年12月,美國財政部發布相關實施細則草案,對清潔氫補貼制定了“嚴格環保”標準,要求制氫項目使用新建清潔能源發電設施所發電力,而非直接從電網取用。同時,制氫項目應與清潔能源發電項目處于同一區域,限制跨區域輸電。此外,自2028年起要確保氫氣生產與清潔能源發電實現每小時的實時匹配,不再使用制氫年產量與發電量匹配的標準。
2025年1月,美國財政部發布氫能源補貼政策最終方案,滿足能源產業的多項核心訴求,包括將寬松電力匹配政策延長至2030年,允許核反應堆、特定州電力、甲烷發電等被納入氫能生產補貼范圍。
彼時,美國能源部副部長特克表示,“清潔氫能在實現國家經濟多個領域脫碳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包括工業、交通、能源等。最終規則的宣布將使我們走上加速布局清潔氫能的道路,為全國帶來新的經濟機遇。”
作為對比,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曾許下的誓言,即“取消氣候法中未使用的”資金,甚至公開將包括綠氫在內的清潔能源稱之為“綠色新騙局”。由于對特朗普政府對綠氫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美國企業進行了最后的努力。美國能源部在其就職典禮的前幾天,正式向七個區域清潔氫中心中的最后兩個提供資金。
分析人士認為,上述拜登政府發布的最終規則若不被特朗普政府廢除或削弱,對全球綠氫產業發展將起到較大推動作用。一方面,將對出臺補貼政策但未明確細則的日本、韓國等國家起到調準作用;另一方面,也將對中國清潔氫能生產的激勵政策出臺起到一定示范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