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商務部發布關于就歐盟依據《外國補貼條例》對中國企業調查中采取的相關做法進行貿易投資壁壘調查最終結論的公告。公告顯示,根據調查結果,調查機關認定,被調查措施存在《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第三條規定的情形,構成貿易投資壁壘。這意味著,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政策、加征高額進口關稅一事,終于迎來了突破性進展。
2024年10月29日,歐盟委員會消息稱,結束了對從中國進口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最終決定征收為期五年的反補貼稅,分別為比亞迪加征17.0%關稅、吉利加征18.8%關稅、上汽集團加征35.3%,其他合作公司也將被征收20.7%的關稅。該政策是在歐盟對進口汽車征收10%標準關稅的基礎上加征,定于10月30日生效。
對此,中國商務部曾多次發聲表示,就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案價格承諾方案的具體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并將歐盟電動汽車反補貼初裁措施訴至世貿組織。商務部認為,歐方反補貼終裁措施缺乏事實和法律基礎,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是對貿易救濟措施的濫用,是借反補貼之名行貿易保護主義之實。
此次商務部最新發布的公告顯示,調查機關向相關中國企業發放問卷核實情況。在經濟損失方面,答卷顯示,FSR 調查導致中國企業遭受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其中被迫放棄的投標項目價值約76億元人民幣,其他受影響項目價值超80 億元人民幣。此外,相關企業因 FSR 調查遭受的投標保函損失、賠償費用、額外支出的合規費用等合計逾億元人民幣。
商務部還指出,在清潔能源領域,中國企業可以向全球提供可負擔的優質產品,對全球綠色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歐委會持續對參與清潔能源相關公共采購項目的中國企業發起 FSR 調查,導致中國企業撤出或減少在歐盟相關領域的投資,將遲滯歐盟發展綠色經濟的進程,不利于歐盟凈零排放等目標的實現。
原文如下:
商務部公告2025年第3號
商務部關于就歐盟依據《外國補貼條例》
對中國企業調查中采取的相關做法進行貿易
投資壁壘調查最終結論的公告
應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申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和《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有關規定,商務部于2024年7月10日發布2024年第28號公告,決定就歐盟依據《外國補貼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對中國企業調查中采取的相關做法進行貿易投資壁壘調查。
現本調查結束,根據調查結果和《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第三十一條規定,商務部認定,歐盟依據《外國補貼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對中國企業調查中采取的相關做法存在《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第三條所規定的情形,構成貿易投資壁壘。
附件:關于就歐盟《外國補貼條例》相關做法進行貿易投資壁壘調查的最終結論.pdf
商 務 部
2025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