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北京市財政局印發《北京市財政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提出:支持氫能、儲能、能源互聯與供需互動、二氧化碳捕集與利用、負碳與碳轉化等重點領域開展技術研發攻關和產業化應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和推進機動車“油換電”,持續推進公交車、巡游出租車等公共交通領域綠色發展,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逐步完善城市公路充換電和加氫網絡。
原文如下:
北京市財政局關于印發《北京市財政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京財資環〔2024〕1779號
各區財政局:
為貫徹落實財政部印發的《財政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財資環〔2022〕53號),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扎實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現將《北京市財政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北京市財政局
2024年12月25日
附件:《北京市財政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
北京市財政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財政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的通知》(財資環〔2022〕53號)和《北京市碳達峰實施方案》(京政發〔2022〕31號),結合首都高質量發展要求,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新時代首都發展為統領,以首善標準扎實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深入實施綠色北京戰略,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積極構建有利于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政策體系,推動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為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堅實財政保障。
(二)工作原則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圍繞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強財政支持政策與本市“十四五”規劃、碳達峰實施方案的有機銜接,抓住“十四五”碳達峰工作的關鍵期、窗口期,提升財政政策效能,統籌好當前與長遠,建立健全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財政政策體系。
統籌推進,突出重點。堅持系統觀念,加強財政資源統籌,推動資金、稅收、政府采購等政策協同發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支持重點領域和試點地區發揮低碳示范的標桿引領作用,重點支持能源高效利用、產業綠色發展、生態碳匯能力提升等方向和領域。
結果導向,獎優罰劣。聚焦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強化預算約束和績效管理,推進績效結果與預算安排有機銜接,資金分配體現獎優罰劣,形成激勵約束機制。
政府引導,多元投入。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為綠色低碳發展提供財政資金和政策支持。健全市場化多元化投入機制,有效激發市場主體的參與意識和投資動力,引導和撬動社會資本積極投向綠色低碳發展領域。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財政政策工具不斷豐富,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政策體系初步建立,有力支持各區、各行業加快綠色低碳轉型。2030年前,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政策體系基本形成,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的長效機制逐步建立,推動碳達峰目標順利實現。2060年前,財政支持綠色低碳發展政策體系成熟健全,有力推動碳中和目標順利實現。
二、支持重點方向和領域
(一)支持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鼓勵發展太陽能、氫能等清潔能源,支持分布式光伏產業發展,積極推進氫能示范應用,優化能源結構。持續推進農村取暖“煤改清潔能源”,減少燃煤使用量。優化調整居民供熱補貼機制,逐步削減對燃氣供暖等化石能源消費的財政補貼,推動供熱結構由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單一供熱向綠色低碳多能耦合供熱轉型。建立健全公共機構采用能源費用托管服務機制,推動全市公共機構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對本市重點用能單位的能耗監測,提升節能管理的時效性和精細化水平。
(二)支持重點行業領域綠色低碳轉型
加快推動科技含量高、能效水平高、污染物和碳排放低的高精尖產業發展,積極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利用高精尖產業發展資金,推動本市制造企業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技術改造升級,支持培育建設一批國家智能制造標桿、智能制造示范工廠、世界燈塔工廠等標桿工廠。推動企業實施節能、節水、減污、降碳等綠色低碳改造,鼓勵醫藥健康、集成電路、智能網絡汽車、智能制造與裝備等重點工業領域綠色提升,支持綠色工廠和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建設。支持本市節能技改項目開展,持續推進工業、農業、建筑業及服務業等領域清潔生產,促進節能減排和資源高效利用。支持建筑行業綠色低碳發展,鼓勵推廣超低能耗建筑、裝配式建筑和高星級綠色建筑,有序推進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既有城鎮居住建筑節能改造、農宅抗震節能改造,穩步提升建筑節能低碳水平。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和推進機動車“油換電”,持續推進公交車、巡游出租車等公共交通領域綠色發展,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逐步完善城市公路充換電和加氫網絡,推進軌道交通體系建設,助推運輸結構調整優化,構建綠色低碳交通體系。
(三)支持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和基礎能力建設
大力支持碳達峰碳中和技術創新,鼓勵產學研用深度合作,支持氫能、儲能、能源互聯與供需互動、二氧化碳捕集與利用、負碳與碳轉化等重點領域開展技術研發攻關和產業化應用,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推進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建設,支持溫室氣體清單編制、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控制、氣候變化政策研究和分析評估等工作開展,提高氣候變化監測預警和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
(四)支持綠色低碳生活和資源節約利用
發展循環經濟,推動資源綜合利用。支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推動實施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提高垃圾資源化利用率。支持農膜和農藥肥料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加強農作物秸稈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鼓勵開展低碳社區、低碳學校、低碳建筑等試點創建活動,推動大型活動碳中和實踐。推動綠色節能消費工作開展,積極支持綠色低碳主題宣傳教育,開展節能宣傳周和低碳日等活動,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
(五)支持碳匯能力鞏固提升
支持林地、綠地、濕地生態碳匯能力提升,科學推進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綜合治理項目。加強北部和西部邊緣淺山區造林綠化和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綜合整治,實施首都西部生態屏障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統籌“留白增綠”和“戰略留白”,推進“揭網見綠”,支持造林綠化、退耕還林和森林健康經營,筑牢首都綠色生態碳庫基底。加強濕地保護和修復,提高濕地系統碳匯能力。
(六)支持完善綠色低碳交易市場體系
支持本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工作有序開展,健全碳排放信息披露、碳排放報告和第三方核查制度。進一步完善有償競價收入上繳機制,碳排放配額分配堅持免費和有償兩種方式相結合的原則,釋放碳排放有價的信號。做好納入全國碳市場的本市重點排放單位的管理,推動本市碳市場與全國碳市場有序銜接,積極推進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構建設。建立健全碳排放統計核算和監管體系,完善相關標準體系,加強碳排放監測和計量體系建設。
三、財政政策措施
(一)強化財政資金支持引導作用
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充分利用本市節能減排等各類財政專項政策,加大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支持力度。財政資金安排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及市委、市政府關于碳達峰碳中和有關工作部署,資金分配突出重點,強化對重點行業領域的保障力度,提高資金政策的精準性和資金使用效率。鼓勵各行業、各區開展低碳試點示范創建,支持先進技術低碳試點、低碳領跑者試點、氣候友好型區域試點、氣候投融資試點示范工作,對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的行業試點和地區給予資金支持。
(二)健全市場化多元化投入機制
充分發揮本市政府投資基金的引導作用,對于符合綠色產業發展方向且屬于科技創新、“高精尖”領域的產業項目,鼓勵本市政府投資基金按照市場化運作的原則予以支持,促進本市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鼓勵符合條件的綠色低碳發展、生態碳匯等項目申報專項債券,鼓勵金融機構豐富各類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規范發展碳金融產品。
(三)發揮稅收政策激勵約束作用
落實環境保護稅、資源稅、消費稅、車船稅、車輛購置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稅收政策;落實節能環保、綠色發展、生態建設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更好地發揮稅收對市場主體綠色低碳發展的引導作用。
(四)落實政府綠色采購政策
積極落實政府采購政策功能,加大對節能產品、環境標志產品等綠色低碳產品的采購力度。推廣應用裝配式建筑和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在車輛集中采購中,優先采購新能源汽車。強化采購人主體責任,在政府采購文件中明確綠色低碳要求,加大綠色低碳產品采購力度。
四、強化保障措施
(一)強化責任落實
各級財政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視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按照相關領域市區兩級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有關要求,健全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層層壓實責任,協調推進和督促落實各項工作,推動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各區財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并抓好中央和市級政策的落實。
(二)加強協調配合
各級財政部門要強化碳達峰碳中和的系統觀念,建立健全財政部門系統內上下聯動、財政與其他部門橫向互動的工作協同推進機制,明確支持碳達峰碳中和相關資金投入渠道,加強與發展改革、科技、經濟和信息化、規劃和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和城鄉建設、城市管理、交通、水務、農業農村、園林綠化、機關事務管理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工作合力。
(三)嚴格預算管理
推動預算資金績效管理在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域全覆蓋,加強預算資金績效評價和日常監管,硬化預算約束。健全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相關資金預算安排與績效結果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不斷提升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資金使用效益。堅持資金投入與政策規劃、工作任務相銜接,強化對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的監督評價。
(四)加強學習宣傳
各級財政干部要自覺加強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政策和基礎知識的學習研究,將碳達峰碳中和有關內容作為財政干部教育培訓體系的重要內容,增強各級財政干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本領。加大政策宣傳和解讀力度,提高政策知曉率和受益面,推動生態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促進形成綠色低碳發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