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要突破內卷,科技創新是唯一路徑。借鑒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經驗可以發現,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決定了每一個產品都有最優市場窗口期。
12月26日,協鑫集成重磅發布了基于BC技術的GPC2.0高效組件,將2382*1134mm組件的功率提高到660W,為分布式市場帶來最優場景解決方案。
更美外觀、更大裝機、更多功能,是對當前分布式光伏應用場景提出的需求。GPC系列組件全系標配防積灰功能,進一步助力分布式場景下更多增益。穿越周期再出發,光伏破圈的核心是綠色溢價,協鑫集成正在把高效率增益普惠到每個生態伙伴。
為分布式場景而生
今年7月25日,國資委與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規范中央企業采購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要求,要以性能價格比最佳、全生命周期綜合成本最優為目標,優選供應商、承包商或服務商。
8月29日,光伏行業協會在“光伏電站建設招投標價格機制座談會”上倡議,聯合上下游企業進一步優化光伏電站建設招投標機制,如采用兩步制開標、采用合理均價作為靶心價、將產品與技術創新、產品質量可靠性、知識產權、自主可控等納入評分體系。
政策暖風反映了國家對技術升級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引導方向,旨在破除光伏產業發展中過于追求低價的不良導向。
從市場的多元化發展來看,當前分布式光伏市場的應用場景就提出相應多元化的需求,更美外觀、更大裝機、更多功能,全球客戶也希望在追求高效創新的解決方案上有更加多元化的選擇。
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決定了每一個產品都有最優市場窗口期,也讓BC先進技術有了更多應用機會。協鑫集成GPC2.0在市場需求多元化發展帶來的“時代之變”和科技創新引領的“產業進化”兩線交織下應運而生,將技術進步帶來的產品價值增益可以讓每一個參與者共享。
6年鈍化接觸技術積累
回顧晶硅電池的發展史,其核心就是鈍化技術的發展歷程。從鋁背場電池發展到如今基于多種鈍化技術疊加的XBC技術,晶硅電池效率提升始終圍繞鈍化技術的優化。N型電池效率的損失中,表面復合和體復合占到總體效率損失的50%以上。
協鑫集成擁有6年鈍化接觸技術積累,加之3年的GPC技術沉淀,依托TOPCon鈍化技術平臺的GPC2.0電池一開始就表現出了卓越的性能優勢。
在技術實力成熟的基礎上,協鑫集成實現了更低成本實現GPC2.0。伴隨業內BC非硅成本的穩步下降,協鑫集成的產線投資方面與現有產線實現較好兼容。效率提升方面,通過鈍化2.0技術等一系列提效手段、并引入0BB、新型柵線設計、金屬無銀化技術等先進技術導入,實現了有效成本控制,降低總成本28%以上。
晶硅電池的本質是將光能轉化為電能,GPC2.0產品通過多層漸變介質膜技術、高品質低雜顆粒硅原料、復合型隧穿鈍化接觸技術以及金屬化技術等核心,助力電池效率的快速爬坡。
依托高效GPC鈍化2.0技術,協鑫集成實現了整體更優的基底鈍化水平,電池開壓達748mV以上,不同區域鈍化水平讓GPC2.0產品擁有更寬的結構設計窗口,可實現根據場景需求自由調節PN區和隔離區的尺寸設計,保證組件效率的同時,減少POLY層寄生光吸收的影響,滿足特定場景下用戶對于雙面率的需求。
憑借更多吸收光線、更優光電轉換、更少復合損失、更大電流收集四大優勢,基于GPC2.0電池的組件產品功率突破660W,可滿足分布式場景的需求,更美外觀,更低衰減、更優抗陰影遮擋性能、更加綠色低碳。
把高效率增益普惠到每個生態伙伴
只有可量產的先進技術,才能給行業帶來實質的增益。
截至2024年12月,協鑫集成的GPC2.0電池效率已突破27.1%,且具備明顯的后發優勢,預計在明年Q2推出GPC3.0產品,效率將高達27.4%以上,并根據效率爬坡情況有規劃地釋放產能。
依托TOPCon鈍化技術平臺的GPC2.0電池組件表現出了卓越的性能優勢,組件功率超過660W,溫度系數-0.25%/℃,在全生命周期LCOE相同的情況下,對TOPCon的系統成本優勢達到9.5分/W,為合作伙伴帶來更多價值增益。
一組數據更具有說服力。以工商業場景為例,在組件價差0.03元/W,固定10000㎡裝機面積,電價0.5元/度,100%消納,并以EPC售價按2.7元/W為條件計算,參與各方均有顯著的效益提升:EPC方面,裝機容量(MW)可以提升4%,BOS成本(元/W)下降4%,EPC方售價(萬元)提升4%;對于資方而言,發電量MWh提升了7%,IRR提升了3%,投資回收期下降了4%;對于業主而言,度電成本LCOE(元/kWh)下降了3%。
協鑫集成致力于為全球客戶在追求高效、可靠且創新的光伏解決方案上,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產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