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陜西省發改委印發《關于印發陜西省可再生能源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的通知》,初步規劃預計到2026年省內新能源裝機規模達79GW,增速120.8%。
文件規劃,到2026年,全省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8500萬千瓦,非化石能源裝機占比達到55%以上;20230年,力爭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到1.2億千瓦左右,省內自用非化石能源裝機占比達到60%左右。
根據其主要發展目標來看,2026年陜西省新能源裝機擬達到79GW以上,而日前陜西省能源局新能源處的公開信息顯示,預計2024年底陜西省新能源裝機將達50GW以上,這意味著未來2年陜西省新能源新增空間最低目標為29GW,年均增幅近15GW/年。
文件要求,大力推進風電光伏發電規模化發展。結合光伏用地政策,依托毛烏素沙地和陜北黃土高原地形,建設千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其中:光伏治沙方案資源量達30GW以上;關中旱腰帶建設渭北千萬千瓦級農光互補可再生能源基地;陜南地區因地制宜發展林光、茶光互補。
每年競爭10GW可再生能源建設規模,到2026年建成榆林20GW級;延安、渭南10GW級,全省20個GW級可再生能源發展示范縣。
此外,加快推動分布式新能源就近開發,推動屋頂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力爭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達到50%以上。到2026年,全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裝機達15GW以上。
特高壓方面,除已有通道外,研究論證新建青海經甘肅至陜南雙回750千伏線路,進一步提高我省與青海等省互濟能力。加快陜皖、陜豫外送通道規劃新能源項目建設,實現更大范圍和規模的資源優化配置。
在政策保障方面,進一步研究用地用林用草政策,明確細化相關標準,加強要素保障,在土地林業資源保障、調度管理等方面優先配置,持續提升全省分布式項目電網接入水平。
技術方面則推進隆基高效BC電池產業化及量產,加大對鈣鈦礦電池等關鍵技術的支持力度,爭取早日產業化。
具體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