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太陽能產業未來的走勢,2008年可望成為臺灣太陽能電池產能最大的昱晶4日表示,在一片樂觀中仍存在風險,尤其要注意政府的補助政策是否趕不上供給端的成長,造成未來3~5年內有供過于求的疑慮,2008年將投入非晶硅薄膜電池的綠能則認為,薄膜市場未來的發展如何,2008年是個關鍵年。
幾時再生能源未來一片看好,但隱藏的風險仍是不可輕視,昱晶總經理廖國榮表示,多晶硅材料缺乏的問題短期內仍將如影隨形伴隨業者,尤其上游擴充速度遠不及中、下游擴產的速度,這將大大的影響整個產業供應鏈的產出效率。
另外,目前有76%太陽能發電是與傳統電力公司并聯合在一起,在政府的補助下由買回太陽能電力產生,如果太陽能發電擴展太快超過政府補助范圍,未來的3~5年內將會出現太陽能電力供過于求的隱憂。
太陽能業者表示, 2007~2008年缺料高峰期,多晶硅料源價格快速拉升,嚴重侵蝕許多沒有充裕料源或現貨市場料源比例過高的太陽能電池廠的獲利空間,預估該現象也會影響體質不佳的業者快速沖擊其競爭力甚致是生存。而近期包括日本、德國、美國均出現對太陽能補助縮手的現象,其實也是反應缺料,衍生政府補助造福廠商而非人民的爭議。
由于非晶硅薄膜轉換率不高,引發市場接受度的爭議持續燃燒,可以從研究單位對2009年后的走勢抱持保守的態度。依據Photon Consulting數據顯示,全球非晶硅薄膜2007年年增率達133%、2008年57%、2009~2011年年增率均維持在30%以上。
綠能總經理林和龍表示,非晶硅薄膜制程與TFT-LCD具有某種相似度,臺灣優勢來自于豐沃的TFT-LCD人才。市場對非晶硅薄膜接受度及對其非晶硅薄膜各款尺寸上的偏好為何?隨著2008年有許多非晶硅薄膜廠將陸續開出產能,就可以一探究竟。

如遇本文系為網絡轉載到本站發表,圖片或文章有版權問題的請聯系客服確認后會立即刪除文章。
如遇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結束END--
有問題投稿請發送至: 郵箱/news@21xny.com QQ/35845245
本文標題: 薄膜電池發展關鍵年 太陽能業者:未來3~5年謹防供過于求現象
本文鏈接: http://www.isoboards.com/news/show-2055.html (轉載時請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