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出路,到底在哪?
前不久,我國第一部《能源法》出臺,氫能被列為可再生能源并對其專門作出規定。
氫能產業的大旗已經穩穩插在了可再生能源的陣地之上,然而究竟能否闖出一片天,目前來看還未可知。
國富氫能近日敲鐘、正式登陸港交所,重塑能源也在快馬加鞭沖刺港股,國鴻氫能與億華通已成功上市許久,但虧損逐年擴大的“頹勢”使得準備“擼起袖子干氫能”的人逐漸變成了觀望者。
對于十分燒錢的能源產業,前期產業鏈的培育過程不僅漫長而且十分考驗硬實力,“沒點家底兒根本不敢出來干氫能”,一位氫能人士如是說。
壞消息中也有好消息。眾多氫能企業已經開始了融資的腳步,并取得不錯的成果,資本市場正在加大馬力為氫能“添柴加油”。盡管多家公司傳出設備交付困難、項目預期較差不得已停產或減產等消息接連不斷,但融資數額卻不小、一輪又一輪也不在話下。
近三個多月,國內氫能資本市場正在加速。
明陽氫能
8月16日,北京明陽氫能科技于北京正式宣布啟動B輪融資計劃。會上,明陽氫能聯席董事長沈忠民表示,啟動B輪融資有利于公司發展的再一次提速,未來公司將繼續堅持“守正出奇,能動無限”的發展理念,進一步加速市場規模擴張,同時推動綠氫能源的規模化、普惠化應用。今年2月份,明陽氫能成功完成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公司創始股東高瓴創投(GL Ventures)領投,融資規模超億元。本輪融資主要用于公司制氫電解槽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今年1月26日,明陽氫能與泰國IBC LNG簽署合作協議,將聯手打造泰國首個商業綠氫項目。泰國IBC LNG將采購明陽氫能的高性能電解槽,并以此為依托構建“光、儲、氫”一體化綠氫的“制、儲、用”場景。
漢丞科技
今年8月底,漢丞科技圓滿完成超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成功引入國際能源及資源公司福德士河(Fortescue)及高瓴創投(GL Ventures)的注資。本輪融資將用于漢丞科技的戰略擴張,包括部署年產能達1000噸的全氟磺酸樹脂生產線、建立陰離子交換樹脂(AEM)生產線、以及在原有180萬平離子交換膜基礎上的繼續擴展,在強化供應鏈穩定性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產能。
慕帆動力
9月初,泛氫燃氣輪機高新技術企業上海慕帆動力宣布完成數億元Pre-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啟明創投領投,高瓴創投聯合投資,其他參與投資機構還包括達晨財智、東方嘉富、善水資本、順為資本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泛氫燃氣輪機批量裝配制造中心及大功率整機性能測試中心的建設,并推進公司全自主開發的泛氫燃氣輪機實現“氫氨醇”以及工業副產氫等多個訂單的商業化交付。
氫純能源
9月中旬,氫純能源成功獲得了陜西燦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得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氫純能源是一家致力于為社會提供全球領先的高效副產氫回收提純的商用固態儲氫技術系統解決方案的高科技公司。公司成立于2021年10月,是西安交通大學化工學院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吳震教授團隊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體,致力為社會提供全球領先的高效副產氫回收提純的商用固態儲氫技術系統解決方案,公司依托吳震團隊開發的“高密度氫純化及儲存一體化裝置”,可從工業含氫尾氣中獲得純度99.99%以上高純氫。該裝備是工業副產氫領域的氫回收提純與固態儲存技術的首個工程化應用范例,是陜西省重點研發計劃支持項目、國家能源局2022年度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薦項目。
中科氫易
9月底,鎮海匯智天使基金已投項目寧波中科氫易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氫易”)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投資方包括國電投、鎮海甬江科創基金、泰氫晨、陽光氫能,其中甬江科創基金是繼匯智天使基金后,鎮海基金群對其完成的第二次投資。自2022年成立以來,中科氫易持續發力制氫隔膜研發制造,實現電解水制氫的降本增效,受到產業及社會資本青睞,已成功完成四輪融資,累積融資金額超億元,成為鎮海區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典型范例。
氫源智能
10月初左右,北京氫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氫源智能”)完成了億元B輪融資,引發了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這一輪融資由上海海際樸誠資本與湖州吳興交通旅游投資發展集團組成的專項產業投資基金領投,展示了資本市場對氫能與無人機交叉領域的高度關注。氫源智能的核心技術包括MOFs固體儲氫技術以及無人機抗干擾融合導航技術。這兩項技術的結合,使得氫源智能在市場上具備顯著競爭優勢。特別是在無人機續航和穩定性方面的創新,成功突破了傳統電池的局限,賦予無人機更長的飛行時間和更高的在復雜環境中的可操作性。這種技術的突破,預示著未來無人機在各個行業的應用將更加廣泛,不再局限于貨運和監控等傳統領域。
新研氫能
10月14日,新研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研氫能)A+輪融資項目正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推介,計劃融資金額1.5億元。公司本輪融資擬征集1-2家領投方,3-5家跟投方,擬釋放股份9.09%,實際數額可面議。根據披露信息,融資方新研氫能成立于2017年,總部設在北京,在北京、大連、大同和成都共擁有5家子公司,擁有2個研發基地和2個生產基地。公司致力于氫能源技術革新與應用,主要從事氫能燃料電池電堆、系統與相關測試系統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清德氫能
10月中旬,清德氫能源科技獲A輪融資,投資方為廣東省飛拓激光等離子體科技有限公司。蘇州清德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聚焦于氫儲運領域的高科技公司,擁有數十名博士、碩士研發人員。在股東北京大學分子工程蘇南研究院的支持下,公司開發了安全高效的儲氫材料和裝置,可廣泛使用于戶外電源、無人機、巡檢機器人,小型UUV等移動場景,產品已向中船重工集團、北理工大學等供貨。
秦氫元
10 月 25 日,秦氫元(陜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秦氫元”)宣布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西安航城引擎基金領投,一八九六資本聯合投資,標志著秦氫元在氫能領域的創新和發展得到了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和支持。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氫燃料電池空壓機批量裝配制造中心的建設以及磁浮高速電機產品的持續開發。同時,秦氫元將加速推進在空壓機以及氣/磁浮高速電機領域的商業化交付,進一步鞏固其在氫能產業鏈中的領先地位。
國氫科技
11月4日,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國氫科技”)公布C輪融資,融資額未披露,參與投資的機構包括山東省新動能基金,中兵慧明,江蘇省新興產業投資,南海控股集團。2022年12月,國氫科技完成B輪融資,融資金額45億元,仍是目前國內氫能行業單輪融資規模最大的股權融資。國氫科技B輪融資投后估值達130億元,成為國家電投集團培育的第一家獨角獸企業,也是氫能行業目前估值最高的獨角獸企業。
捷氫科技
11月11日,上海聯交所在上海一網交易平臺披露了上海捷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資項目的相關信息。根據披露信息,捷氫科技將募資不超過12.8億元,對應持股比例為不超過23.36%,對應投后估值為54.79億元。捷氫科技募集資金用途為燃料電池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等方向。根據披露信息,2021-2023年,捷氫科技營收分別為5.87億、4.75億和4.81億元,虧損分別為5874萬、1.21億和1.81億。根據最近一期財務數據,截止2024年1-8月,捷氫科技本年度營收為1049萬元,虧損為1.0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