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中國移動公布了2022-2024年通信用磷酸鐵鋰電池產品第二批次集采中標候選人名單,中天科技、雙登集團、昆宇電源、安馳新能源、安徽沃博源、南都電源、力朗電池、億緯鋰能8家企業中標1192MWh訂單,平均中標價0.53元/Wh。這也是通信儲能類項目在2024年的唯一一次磷酸鐵鋰集采招標。
數據來源:CNESA全球儲能數據庫
通信儲能?是指利用儲能系統為通信基站提供備用電源或補充能源,以確保通信基站持續運作的技術。通信儲能對于在停電或電壓波動期間維護通信網絡、確保不間斷連接及可靠的通信服務至關重要?;臼峭ㄐ啪W絡的核心組成部分,隨著物聯網、5G、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推廣和應用,基站數量和規模持續擴大,對通信儲能的需求也隨之增長。
根據CNESA Datalink全球儲能數據庫的不完全統計,2020年-2024年間,通信儲能集采招標容量約為20GWh,分別為3.953GWh、4.953GWh、5.787GWh、5.432GWh。從招標容量來看,在2020和2021年,僅兩家通信運營商鋰電池集采規模就已超過了電力儲能領域鋰電池全年裝機規模。通信儲能早已成為儲能系統非常重要的應用場景之一。當今,儲能領域眾多的頭部集成商早已在通信儲能深耕多年。
以中國鐵塔和中國移動近年的集采招標為例,中天科技、雙登集團、南都電源入圍了所有的集采招標,且份額較大;億緯鋰能、拓邦股份、力朗電池分別入圍四次;海四達電源入圍3次;鵬輝能源、昆宇電源、圣陽電源、安馳新能源、安徽沃博源、深圳光宇、聯動天翼入圍2次,其他企業均有1次入圍。
除了集采招標外,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則是在各省市的招標中多次入圍,并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CNESA全球儲能數據庫
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通信基站作為信息傳輸的關鍵節點,其穩定性和續航能力成為衡量通信網絡質量的重要標尺。隨著5G技術的全面鋪開及物聯網應用的爆發式增長,通信基站對高效、可靠、環保的能源存儲需求愈發迫切。鋰電池,憑借其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及環境友好等顯著優勢,正逐步成為通信基站能源存儲的首選方案。
未來,全球通信基站鋰電池市場規模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實現快速增長,達到數百億美元級別。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以下幾個驅動因素:
5G網絡部署加速:5G基站耗電量大,對高效儲能需求迫切。
物聯網應用爆發:萬物互聯時代,通信基站數量激增,帶動鋰電池需求增長。
政策推動綠色能源:各國政府出臺政策支持綠色能源發展,鼓勵使用環保型鋰電池。
技術進步與成本降低:隨著電池技術的不斷突破和生產規模的擴大,鋰電池成本持續下降,市場競爭力增強。
目前,通信基站儲能已經聚集了大批量的玩家,從近年的招標規模和中標單位來看,市場已經趨于穩定,未來想要入局通信儲能,可能還要加強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升級,并且還需要圍繞基站用能的綠色低碳方向提供解決方案,例如目前已經有省份開始試點光伏儲能基站,未來基站還可能與微電網、虛擬電廠等聯動,實現基站綠色運營,助力國家雙碳戰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