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溫環境中,燃料電池汽車運行會面臨一系列挑戰。以冷起動為例,起動過程中燃料電池汽車中電堆反應生成的水容易在內部結冰,阻礙反應氣體的通過,甚至凍結膜電極,導致電化學反應中止,如何克服低溫對電堆的影響,實現快速、可靠的冷起動,成為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針對國際先進燃料電池汽車在低溫冷起動方法展開分析,旨在探索其在低溫環境下電堆高效、可靠的冷起動策略。
— 01 —
低溫冷起動的過程
在低溫冷起動階段,首先氫氣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水并釋放熱量。在低溫環境中生成的水會迅速結冰并積聚于燃料電池的陰極催化層,若此時燃料電池的溫度還未高于冰點,會導致催化層全面被冰層覆蓋,阻斷反應進程,使燃料電池無法正常輸出功率,引發停機。相反,若燃料電池能在冰層完全覆蓋催化層之前成功升溫至冰點之上,則已形成的冰會自然融化,燃料電池持續輸出功率并產生熱量,完成冷起動。
— 02 —
國際先進車型低溫冷起動方法
對M車型在-26℃的低溫環境下展開冷起動測試,分析結果如下:
? 首先陽極提升壓力檢查氫氣側的的氣密性;空氣旁通閥同時打開使空氣在管路內流動;
? Purge閥開啟將電堆內多余的氮氣排出,提高陽極氫氣濃度,消除氫空界面;空氣壓力調節閥開啟避免質子交換膜兩側壓差過大,同時使陰極較高濃度的氮氣排出陰極側;
? 氫循環泵運轉使陽極內的氣體均勻分布在膜表面;空氣密封閥打開,空氣壓力調節閥調整進堆空氣壓力;
? 燃料電池建立電壓并產生電流,拉載大電流進行自加熱,冷卻液溫度提升到設定值,開機完成。
— 03 —
總結
通過以上低溫冷起動策略,M車型可以做到在-26℃的條件下的快速起動,在按下車輛啟動鍵后,用戶只需要等待1分鐘的時間,就可以正常駕駛車輛,大大提升了使用體驗;得益于使用了獨特的電堆內部加熱技術,通過控制過量空氣系數進而控制濃差極化過電勢,使電堆快速升溫,同時也減少了外部加熱(PTC)對鋰電池的依賴,提升了冷起動過程的可靠性。
特嗨針對多款燃料電池車型展開了三高環境適應性測試與分析,累積了豐富的實測數據與核心性能指標參數,誠邀業界同行共同探討交流。
研習班報名
氫能的伙伴們:
特嗨氫能檢測將于11月5日—7日舉辦《氫燃料電池安全性和可靠性設計驗證經驗分享》研習班。研習班將邀請國內從事氫能檢測、評價的資深工程師、注冊安全工程師、實操專家就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為期3天的專業培訓、解答和交流。
▼
(詳細課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