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光伏產業鏈價格挺價趨勢明顯,招投標市場卻出現企業相互價格踩踏、屢創新低的困局。
對此,2024年8月29日下午,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指導下,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北京組織召開“光伏電站建設招投標價格機制座談會”。來自華電集團、大唐集團、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華能集團、長江三峽集團、中核匯能等發電企業,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晶澳太陽能、陽光電源、晶科能源、阿特斯、正泰新能、通威股份等光伏制造企業代表出席本次會議。
與會企業與各方代表,一致認為目前全行業虧損的局面不利于光伏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不合理低價對于下游電站業主來說也不利于保證產品質量和交付。
與會代表建議,聯合上下游企業進一步優化光伏電站建設招投標機制,如采用兩步制開標、采用合理均價作為靶心價、將產品與技術創新、產品質量可靠性、知識產權、可持續運營能力、履約能力、社會責任、ESG、自主可控、綠色供應鏈等納入評分體系等。
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牽頭編制發布價格指數、成本指數以更好反映光伏產品當期價格,并作為調價機制的重要依據。參照光伏技術領跑基地成功經驗,在風光大基地中拿出一定規模電站專項用于支持先進高效技術的應用和產業化推廣。
各家企業代表呼吁,杜絕惡性競爭,真正站在行業立場決策行動,堅持創新驅動、堅持長期主義,堅持合作共贏,共同維護公平競爭秩序;同時進一步優化完善下游光伏電站電價政策,解決棄光限電問題,落實《公平競爭審查條例》,規范地方政府產業配套、地方保護等不合理行為,切實降低光伏發電非技術成本,使上游制造端降本增效帶來的紅利真正受益于下游應用端。
來源:中國光伏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