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而今蜀地,綠動未來展新顏。”近日, “綠色能源,數智川蜀”媒體行活動,深入成都、甘孜等地,探訪四川在綠色能源、綠色算力等領域掀起的蓬勃浪潮與一系列前沿創新實踐。
從風、光、水等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應用,到綠色算力中心的超高效數據處理,再到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和提效,四川正以綠色為底色,繪制出一幅幅生態、產業、經濟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在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綠色能源及綠色算力,照亮千家萬戶、賦能千行百業,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圖:高原上的綠色能源
雅礱江柯拉一期光伏電站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數字化水光互補電站
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背景下,多國政府紛紛將“雙碳”目標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其中,電氣化、數字化、智能化已成為推動碳中和的三大核心引擎。在這一背景下,建設超大規模清潔能源基地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這些基地以其龐大的規模、復雜的地理環境和海量的設備數量,對規劃、建設、運維及運營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中國清潔能源版圖中,雅礱江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是國家九大清潔能源基地之一,以其獨特的水風光互補優勢,有力推動中國能源結構轉型。其中,雅礱江柯拉一期光伏電站的建成,顯著加速了這一轉型進程。
圖:雅礱江柯拉一期光伏電站實景
柯拉光伏電站位于川西高原,最高海拔達到4600米,相當于在云端之上。探訪團剛抵達不久,便有不少人出現了高原反應,頭痛、乏力、呼吸困難等癥狀接踵而至。然而,這只是建設者們日常工作的一個縮影,他們長期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中工作,為柯拉光伏電站的建設和運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面對復雜的建設環境和龐大的項目規模,華為與雅礱江公司攜手合作,共同推進光伏電站的數字化創新。華為針對光伏大基地推出了“規-建-維-營全生命周期數字化”解決方案,該方案聚焦智能化核心算法,提供百萬設備接入、全面診斷分析和數據處理三大能力,為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提供了堅實的平臺底座。
在規劃階段,數字化技術幫助項目團隊精準評估地形條件、資源分布及環境影響,為電站的合理布局提供了科學依據;在建設階段,實景建模、施工進度管理及工程質量管理等數字化工具的應用,確保了工程的高質量推進;在運維階段,智能診斷、遠程監控及故障預警等功能的實現,大幅提升了電站的運營效率和安全性。
圖:光伏板下的華為智能光伏逆變器
值得一提的是,柯拉一期光伏電站作為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數字化水光互補電站,其裝機規模達到100萬千瓦,光伏組件數量超過200萬塊。這一成就不僅標志著我國水光互補開發規模首次邁入百萬千瓦級,更為全球清潔能源領域樹立了新的標桿。
在雅礱江柯拉一期光伏電站這片云端之上的綠色奇跡背后,是無數建設者的辛勤付出和科技創新的強力支撐。在未來,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不斷演進和創新應用,柯拉光伏電站將繼續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全球清潔能源事業邁向更高的臺階。
蓉E充環球中心超充站綠色出行新標桿,引領“一秒一公里”時代
在亞洲最大的單體建筑——成都環球中心,一座全新的充電站正悄然改變著城市的綠色出行版圖。這座由成都市國營企業中最大的充電運營平臺公司——成都蓉源能源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傾力打造的“蓉E充環球中心超充站”,不僅地理位置優越,緊鄰成都市政府,更以其全國領先的華為全液冷超充技術,樹立了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的新標桿,讓“一秒一公里”的極速充電體驗成為現實。
“蓉E充環球中心超充站”的建成,是成都蓉源能源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在充電站建設及運營領域深耕多年的又一力作。自2018年以來,該公司已建成并投運充電站173座,其中公用充電站107座,專用充電站57座,換電站9座,設備裝機功率在全市排名第二,市屬國企中更是獨占鰲頭。此次超充站的落成,無疑是其加速布局高質量充電網絡、推動綠色出行的重要一步。
圖:蓉E充環球中心超充站
走進超充站,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那幾臺全液冷超充設備。工作人員介紹,該場站采用了華為6套600-720kW主機搭配2臺超充樁和5臺快充樁,以及1套480-480kW主機加4臺快充樁的組合,共計80個車位,是目前全國范圍內最大規模采用華為全液冷超充技術的場站。全液冷超充終端最大輸出功率可達600kW,最大電流600A,這意味著新能源車主們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充電,享受如加油般的便捷體驗。無論是商務出行還是家庭出游,都能輕松實現“一杯咖啡,滿電出發”的愿景。
圖:享界S9 全景智慧旗艦轎車充電體驗
除了充電速度的提升,華為全液冷超充技術還帶來了諸多其他方面的優勢。設備的高可靠性得益于全液冷技術的運用,能夠耐高溫、耐高濕,防灰塵、防腐蝕,適應各種復雜工況,確保長期穩定運行。同時,該方案支持200-1000V充電范圍,兼容各類車型和規劃車型,實現了“來車即充,即充即走”的便捷體驗。
超充站內的環境設計同樣體現了人性化與智能化的融合。充電噪音低于55dB,安靜不打擾;充電槍線設計輕巧,即便是女性車主也能單手輕松拿取,展現了對女性用戶的友好關懷。
寬窄巷子5G-A賦能下的“慢”文化“快”體驗
在成都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中,寬窄巷子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繁華的都市之中,以其獨特的明清建筑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無數國內外游客駐足流連。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古老與現代在這里碰撞出了新的火花,運營商在寬窄巷子打造了5G-A樣板區域,讓游客在體驗老成都“慢”文化的同時,也能享受到網絡帶來的極致“快”體驗。
“這里不僅人氣旺,網速也超級快!”一位正在使用5G網絡直播的游客興奮地告訴記者。原來,自2024年4月起,運營商便針對寬窄巷子的業務需求與場景特色,進行了專項的網絡優化與擴容工作。截至目前,已在該區域擴容了一批4/5G小區,能夠同時滿足12000人的高質量通信需求。更令人矚目的是,該區域已率先實現了5G-A技術的部署,為游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網絡體驗。游客在游覽過程中,無論是下載和發送高清圖片、觀看在線視頻,還是進行實時直播,都能享受到流暢無阻的網絡體驗。
圖:享界S9 全景智慧旗艦轎車充電體驗
除了充電速度的提升,華為全液冷超充技術還帶來了諸多其他方面的優勢。設備的高可靠性得益于全液冷技術的運用,能夠耐高溫、耐高濕,防灰塵、防腐蝕,適應各種復雜工況,確保長期穩定運行。同時,該方案支持200-1000V充電范圍,兼容各類車型和規劃車型,實現了“來車即充,即充即走”的便捷體驗。
超充站內的環境設計同樣體現了人性化與智能化的融合。充電噪音低于55dB,安靜不打擾;充電槍線設計輕巧,即便是女性車主也能單手輕松拿取,展現了對女性用戶的友好關懷。
寬窄巷子5G-A賦能下的“慢”文化“快”體驗
在成都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中,寬窄巷子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繁華的都市之中,以其獨特的明清建筑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無數國內外游客駐足流連。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古老與現代在這里碰撞出了新的火花,運營商在寬窄巷子打造了5G-A樣板區域,讓游客在體驗老成都“慢”文化的同時,也能享受到網絡帶來的極致“快”體驗。
“這里不僅人氣旺,網速也超級快!”一位正在使用5G網絡直播的游客興奮地告訴記者。原來,自2024年4月起,運營商便針對寬窄巷子的業務需求與場景特色,進行了專項的網絡優化與擴容工作。截至目前,已在該區域擴容了一批4/5G小區,能夠同時滿足12000人的高質量通信需求。更令人矚目的是,該區域已率先實現了5G-A技術的部署,為游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網絡體驗。游客在游覽過程中,無論是下載和發送高清圖片、觀看在線視頻,還是進行實時直播,都能享受到流暢無阻的網絡體驗。
圖:游客如織的寬窄巷子景區
在這個景區,古老與現代、慢文化與快體驗實現了完美的融合。游客們可以在這里悠閑地品茶、聽戲、采耳,感受老成都的獨特韻味;同時,他們也可以通過高速的網絡,與世界各地的朋友分享這份美好,讓更多的人了解并愛上川蜀文化。
成都智算中心賦能“東數西算”,智繪西部數字經濟新藍圖
在數字經濟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算力作為數字時代的新生產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著經濟社會發展的版圖。2022年5月10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成都智算中心正式亮相,這一融合了人工智能算力、城市智腦與科研創新三大平臺的重大算力基礎設施,不僅標志著成都市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深度布局,更成為國家“東數西算”戰略在西南地區的璀璨明珠。
圖:成都智算中心沙盤模型
作為天府集群首個重大算力基礎設施,成都智算中心依托昇騰AI基礎軟硬件能力,構建起了一座可控易用、算力強大的“數字引擎”。其AI算力規模達到驚人的300P FLOPS@FP16,液冷AI算力集群全年平均PUE小于等于1.1,彰顯了其卓越的計算能力和能效水平。
這里不僅是算力的聚集地,更是創新與應用的搖籃。通過提供高效的算力支持,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制造、交通、醫療、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助力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
在國家“東數西算”戰略的大背景下,成都智算中心憑借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功能定位,成為連接東西部算力資源的重要橋梁。作為西部地區的經濟、科技中心,成都不僅承載著“東數”的計算需求,還負責“西算”的業務處理,這種雙重角色的定位使其在全國算力資源布局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成都智算中心的推動下,人工智能產業孵化與科研創新迎來了新的春天。中心通過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和定制化服務,吸引了眾多人工智能企業和項目落戶成都,形成了產業集聚效應。同時,中心還積極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共同承擔科研任務,為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研究提供了穩定的算力保障。
圖:成都智算中心為千行百業提供高效算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智算中心在追求高效計算的同時,也不忘低碳綠色的初心。中心主體采用預制化模塊機房建設,利用全液冷集群技術降低能耗,實現了從制冷到AI“智”冷的轉變。低碳建設的成都智算中心與傳統建設運營方式相比,10年將省電4000萬度,降碳1.9萬噸,相當于種樹2.6萬棵。這一成績不僅體現了成都智算中心在綠色低碳方面的卓越貢獻,更為全國數據中心建設樹立了新的標桿。
川蜀之美令人難忘,天府之國的數智化建設正在躍步向前。以“綠色能源”打造“綠色算力”,推動千行百業的創新發展是每一位信息通信業從業者的堅定使命。華為攜手合作伙伴積極以數字技術+電力電子技術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建設綠色數智底座不懈努力,持續通過技術創新譜寫四川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