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杭州市富陽區發展和改革局發布了對區政協政協代表《關于出臺支持新型儲能發展政策的建議》的答復。政協代表國網富陽供電許若冰指出了新型儲能的發展現狀,受限于市場和安全兩個因素,新型儲能發展進度滯后,整體利用率偏低;由于用戶側儲能尚不允許上網交易等政策缺失和建設成本無法疏導等因素影響,富陽用戶側儲能發展較為緩慢。
隨后,許若冰提出了相應建議,區政府相關部門出臺開放新型儲能市場準入,對于光伏項目出臺強制配儲比例的相關規定,確保電網調節能力與光伏發展相匹配;區政府相關部門研究采取包括拉大最高最低價差、出臺儲能補貼政策等在內的一系列措施,促進新型儲能項目投資回報回歸合理水平。
答復文件指出,當前富陽區可開發的儲能主要集中在抽水蓄能和電化學儲能2個方面。在電化學儲能方面,已建成0.7萬千瓦和在建1.6萬千瓦的用戶側儲能項目。目前,常安儲5萬千瓦的儲能電站項目已納入杭州市儲備項目庫。根據浙江省能源局《關于做好新能源配儲工作 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要求,富陽區2024年1月1日以后并網的光伏、風電項目均要求按不低于新增裝機容量的10%配置儲能,儲能方式可采取租賃、共建、自建等,對于消納條件好,儲能配置比率高的新能源項目優先列入建設計劃優先并網。
對于電價制定,浙江省目前執行峰谷電價最高差可以達0.9元每度電左右,對于實現兩充兩放的用戶側儲能項目投資回報很是可觀,據測算投資回報周期在4-5年。
原文如下:
關于區政協第十屆第三次會議第20241026號提案的答復
尊敬的許若冰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出臺支持新型儲能發展政策的建議已收悉,感謝您對綠色能源發展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經研究,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區政府相關部門加快完善激勵新型儲能的市場機制”的建議,我局積極開展儲能項目的開發建設,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
1.現有建設情況。儲能本身不屬于產能項目,但在新能源電力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中,儲能通過平滑可再生能源的波動以及電網的負荷,跟蹤調度輸出,調峰調頻等,改善電力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從而促進新能源電力平穩消納;同時儲能還能用于工商業削峰填谷、需求側響應以及能源成本管理等,降低用戶用能成本。從技術、經濟等角度看,當前我區可開發的儲能主要集中在抽水蓄能和電化學儲能2個方面。
(1)抽水蓄能
截至目前,我區雖尚無在建及在運的抽水蓄能項目,但共謀劃了抽水蓄能項目(含儲備類)4個。其中,常安抽水蓄能電站列入國家抽水蓄能項目“十四五”儲備項目,設計總裝機容量為120萬千瓦時,計劃總投資76億元;永安抽水蓄能電站列入國家抽水蓄能項目“十四五”實施項目,設計總裝機容量為8萬千瓦時,項目總投資8億元;規劃2個中型抽水蓄能電站,分別設計總裝機容量為30萬千瓦時,項目總投資40億元。4個抽水蓄能項目全部完工后,預期可產生經濟效益52.4億元,年調峰發電18.8億千瓦時左右,年可節約電費超過4.5億元。
(2)電化學儲能
由于儲能市場的價格機制沒有確立,當前全國范圍內儲能開發主要以電網側為主,用戶側項目較少。截至目前,已建成0.7萬千瓦和在建1.6萬千瓦的用戶側儲能項目。近年全區全社會最高用電負荷約130萬千瓦,按照“削峰填谷”要求,調度需求在10萬-20萬千瓦,初步預計全區封頂容量在20萬千瓦左右。目前,常安儲5萬千瓦的儲能電站項目已納入杭州市儲備項目庫。
2.配套政策情況。根據《浙江省新型儲能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的要求,新型儲能項目管理堅持安全第一、程序規范、穩妥有序的原則,包括規劃布局、項目備案、項目建設、項目并網、運行管理、安全管理、監測監督等環節管理;根據浙江省能源局《關于做好新能源配儲工作 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要求,富陽區2024年1月1日以后并網的光伏、風電項目均要求按不低于新增裝機容量的10%配置儲能,儲能方式可采取租賃、共建、自建等,對于消納條件好,儲能配置比率高的新能源項目優先列入建設計劃優先并網。通過儲能建設大大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和電網的穩定性。
二、關于“區政府相關部門研究采取包括拉大最高最低價差、出臺儲能補貼政策等在內的一系列措施,促進新型儲能項目投資回報回歸合理水平,支持用戶積極購買、自建用戶側儲能,投資建設共享式儲能”的建議,回復如下:
一是對于電價制定,電價決定權在省發改委,區里無定價權,據我們了解,浙江省目前執行峰谷電價最高差可以達0.9元每度電左右,對于實現兩充兩放的用戶側儲能項目投資回報很是可觀,據測算投資回報周期在4-5年。
二是對于補貼政策,省發展改革委出臺《省能源局關于浙江省加快新型儲能示范應用的實施意見》(浙發改能源〔2021〕393號),意見明確支持引導新型儲能通過市場方式實現全生命周期運營。過渡期間,調峰項目(年利用小時數不低于600小時)給予容量補償,補償標準逐年退坡,補貼期暫定3年(按200元、180元、170元/千瓦·年退坡)。聯合火電機組調頻的示范項目,Kpd值>0.9的按儲能容量每月給予20萬千瓦時/兆瓦調頻獎勵一定用煤量指標。鼓勵各地創新新型儲能發展商業模式、金融投資機構為示范項目提供綠色融資支持,鼓勵引導產業資金注入產業,采用多種手段保障資金需求。因全省儲能基本飽和,省市發改委已緊網側儲能建設指標,但還在大力推進用戶側儲能項目建設,增加調峰能力和降低企業用電成本。
您對以上答復有什么意見,請直接與我單位聯系,以便我們進一步改進工作。
承辦聯系人:李安榮 聯系電話:63322010
杭州市富陽區發展和改革局
2024年5月25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第十屆杭州市富陽區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委員提案
提案號:20241026
領銜人:許若冰
提案人職務:國家電網富陽區供電公司容大設計分公司線路部主任
案由:關于出臺支持新型儲能發展政策的建議
正文:近年來,隨著光伏等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和新型電力系統持續構建,電力系統逐步由傳統能源向清潔能源過渡,但受限于清潔能源發電的不穩定性,為滿足現代企業高可靠的供電需求,新型儲能規模也將迅速擴張。預計2025年新型儲能將從商業化初期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2030年進入全面市場化發展階段。
新型儲能具有調節速率快,占地面積小,建設周期短的優勢。電網調節方面,新型儲能控制響應時間約為常規機組的1/15,調節速率比常規機組快65至258倍,可提供調峰、調頻、調壓以及替代輸變電設備投資等多種應用場景。
實際運行情況表明,電力系統對儲能有明顯的需求,且新型儲能靈活性和實用性也已得到初步驗證,但受限于市場和安全兩個因素,新型儲能發展進度滯后,整體利用率偏低。鑒于目前我區光伏裝機迅猛增長,給電網安全運行帶來較大隱患。
建議:為適應電網發展需求,建議出臺支持新型儲能發展政策。它將大大提升電網可調節能力,保障電網安全可靠供電。
調查1:光伏項目尚無配套建設儲能政策依據
以大唐萬市集中式光伏為代表的光伏項目迅猛發展,尤其是富陽西部將建成30萬千瓦裝機的新能源發電基地。但風光發電的不穩定性將會造成富陽乃至杭州西部電網潮流隨機性變大,給富陽西部電網安全運行帶來較大隱患。以工業企業屋頂為代表的分布式光伏近年來裝機規模也已累計超過13萬千瓦,配電網在負荷低谷時段出現嚴重倒送電情況,甚至通過110千伏主變向電網反送電。以居民屋頂為代表的分布式光伏的快速發展,給低壓臺區穩定運行帶來較大影響,局部臺區即將出現反向重載情況。
調查2:用戶側儲能尚無相應政策支持
用戶側儲能是保障用戶安全可靠用電的重要技術手段,但由于用戶側儲能尚不允許上網交易等政策缺失和建設成本無法疏導等因素影響,富陽用戶側儲能發展較為緩慢。但用戶側儲能可以在電網供電能力緊張、迎峰度夏削峰填谷期間都可以發揮較大作用,目前富陽僅有中恒電氣等極少數企業配置儲能。用戶側儲能的發展亟待政策上進行突破創新,支持和鼓勵企業自建儲能。
建議:完善激勵新型儲能的市場機制,出臺支持新型儲能發展政策
隨著富陽經濟發展和低碳轉型的不斷深入,清潔能源發電裝機還將持續增長,新型儲能在電網、企業需求的刺激下,也即將新的發展機遇。
建議一、區政府相關部門加快完善激勵新型儲能的市場機制。出臺開放新型儲能市場準入,對于光伏項目出臺強制配儲比例的相關規定,確保電網調節能力與光伏發展相匹配,提前謀劃,提高電網清潔能源消納能力。
建議二、區政府相關部門研究采取包括拉大最高最低價差、出臺儲能補貼政策等在內的一系列措施,促進新型儲能項目投資回報回歸合理水平,支持用戶積極購買、自建用戶側儲能,投資建設共享式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