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中,潔凈能源領域出了史上最大一筆投資案:網路搜尋引擎龍頭Google宣布,將投入2億8000萬美元(約合新臺幣八十一億元)給美國加州一家太陽能業者太陽城(SolarCity),建造太陽能系統供當地用戶使用,用戶只需付出固定費用即可購買使用此太陽能設備產生的能源。
加上最近對“太陽城”的投資,Google對太陽能發電等潔凈能源的總投資金額,已經高達6億8000萬美元。
事實上,3月中日本發生大地震,導致福島核電廠危機,各國聞“核”色變,紛紛尋求潔凈能源這類替代發電方案,尤其是太陽能發電,因此其又開始成為追捧對象。
最大市場德國飽和 進軍多陽光、高電費的加州
在日本大地震發生后不到一個月,Google就以350萬歐元,收購了德國首都柏林附近的一家太陽能發電廠,該電廠可以供給附近地區5000戶家庭的用電,而這是Google在歐洲地區的第一個潔凈能源投資。
Google在歐洲的第一個潔凈能源投資,之所以選在德國落腳并非偶然,在重視生活環境品質的德國,太陽能發電是“政治正確”,因此德國政府多年來不惜血本予以大力扶植。
經過多年的政府補貼優惠,德國已成為太陽能發電技術的龍頭:該國不但有全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甚至還打造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動力船“星球太陽號”(Planet Solar)。
而德國國內太陽能發電市場規模也在政策主導下不斷擴盞據市場調查機構Solarbuzz2011年3月公布的報告,上年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市場就是德國,該國占全球太陽能發電需求比率42%,是第二名意大利的兩倍。
然而,德國國內太陽能發電市場出現飽和,德國太陽能設備廠挾著早就醞釀“走出去”的念頭,亞洲各國就是它們努力耕耘的領域。
例如名列德國科技四十強的亞智(Manz Automation),早在十年前就開始提供太陽能設備給臺灣廠商,2008年還買下當時的臺灣宇太新科技(Intech)。該公司也在2008年與印度一家公司合資。另一家公司IBC2011年4月也落腳中國北京。
不過太陽能發電是屬“看天吃飯”的行業,若碰到陰雨綿綿的城市,太陽能發電即使有再強技術,見不到陽光亦無用武之地,這就是為什么陽光普照的地區往往成為太陽能發電廠商的最愛。
亞智創辦人曼茲(Dieter Manz)預言,太陽能發電“最大的市場將會在美國加州,因為其陽光充足,而且高峰電力非常昂貴。”在“恐核”成為國際潮流的情況下,這些太陽能發電廠未來還有不小的發展空間。(撰文:賀先蕙,《商業周刊》)
加上最近對“太陽城”的投資,Google對太陽能發電等潔凈能源的總投資金額,已經高達6億8000萬美元。
事實上,3月中日本發生大地震,導致福島核電廠危機,各國聞“核”色變,紛紛尋求潔凈能源這類替代發電方案,尤其是太陽能發電,因此其又開始成為追捧對象。
最大市場德國飽和 進軍多陽光、高電費的加州
在日本大地震發生后不到一個月,Google就以350萬歐元,收購了德國首都柏林附近的一家太陽能發電廠,該電廠可以供給附近地區5000戶家庭的用電,而這是Google在歐洲地區的第一個潔凈能源投資。
Google在歐洲的第一個潔凈能源投資,之所以選在德國落腳并非偶然,在重視生活環境品質的德國,太陽能發電是“政治正確”,因此德國政府多年來不惜血本予以大力扶植。
經過多年的政府補貼優惠,德國已成為太陽能發電技術的龍頭:該國不但有全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甚至還打造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動力船“星球太陽號”(Planet Solar)。
而德國國內太陽能發電市場規模也在政策主導下不斷擴盞據市場調查機構Solarbuzz2011年3月公布的報告,上年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市場就是德國,該國占全球太陽能發電需求比率42%,是第二名意大利的兩倍。
然而,德國國內太陽能發電市場出現飽和,德國太陽能設備廠挾著早就醞釀“走出去”的念頭,亞洲各國就是它們努力耕耘的領域。
例如名列德國科技四十強的亞智(Manz Automation),早在十年前就開始提供太陽能設備給臺灣廠商,2008年還買下當時的臺灣宇太新科技(Intech)。該公司也在2008年與印度一家公司合資。另一家公司IBC2011年4月也落腳中國北京。
不過太陽能發電是屬“看天吃飯”的行業,若碰到陰雨綿綿的城市,太陽能發電即使有再強技術,見不到陽光亦無用武之地,這就是為什么陽光普照的地區往往成為太陽能發電廠商的最愛。
亞智創辦人曼茲(Dieter Manz)預言,太陽能發電“最大的市場將會在美國加州,因為其陽光充足,而且高峰電力非常昂貴。”在“恐核”成為國際潮流的情況下,這些太陽能發電廠未來還有不小的發展空間。(撰文:賀先蕙,《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