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甘肅酒泉玉門油田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項目一期工程成功投產,所制氫氣通過輸氫管道、管式槽車等送至玉門油田煉化總廠、玉門老市區化工園區等企業,實現從生產到利用的全流程貫通,氫氣純度達99.99%!
該項目是中國石油第一個規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玉門油田經過近8個月的全力建設,在玉門市老市區建成包含3套1000標方/小時堿性電解槽和1套質子交換膜的制氫站,年產氫能力可達2100噸。
據悉,截至3月20日,該項目對外銷售氫氣量已超4萬標準立方米。
項目進程
該項目于2021年3月正式取得備案,項目由中石油玉門油田分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14.5億元,設計建設160兆瓦光伏發電站,并配套建設7000噸電解水制氫生產線。
2022年4月22日,該項目輸氫管道工程正式開工,該次開工建設的輸氫管道工程是玉門油田160兆瓦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項目的重要配套工程,該條輸氫管道連接玉門煉廠氫氣加注站和玉門老市區周邊企業,是甘肅省第一條中長距離純氫管道,直徑200毫米、長度5.77公里、壓力2.5MPa,設計輸氫能力為7000t/a(約10000Nm3/h)。
2023年8月8日,該項目一期工程正式開工,年產氫2100噸。
中國石油氫能布局
作為國內石油產業的巨頭,中國石油早在2018年就已在氫能上有所布局。2018年9月19日,張家口海珀爾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銷售公司、張家口交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在張家口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三方將圍繞氫能供給產業鏈成立合資公司,在張家口地區布局加氫站組網建設并承擔相應示范運營及日常管理。
2021年3月29日,中國石油集團召開新能源新材料事業發展領導小組會議,聽取新能源新業務發展情況匯報,安排部署相關重點工作。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戴厚良強調,充分利用天然氣綠色低碳屬性,大力發展天然氣業務,利用好公司礦權范圍內風光地熱等豐富資源,大力實施風光氣電融合發展和氫能產業化利用,加大地熱資源綜合利用。
2021年4月,中國石油成立上海中油申能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昆侖資本有限公司,專注以氫能為主的新能源發展及投資。
2021年5月,中國石油下游直屬科研機構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召開新能源新材料機構成立大會,正式成立氫能、生物化工和新材料3個新研究所。氫能研究所將圍繞中國石油集團氫氣制取儲運及高效利用、燃料電池及儲能技術等氫能產業相關技術研究。
2021年10月,中石油公布冬奧會氫能保障計劃。中國石油的4座加氫站,將為816輛氫燃料電池車提供服務,預計供應氫能155噸。
2022年5月,中石油對公司經營范圍進行了調整,新增熱、電、氫、碳減排、低碳技術等新能源業務經營范圍;6月發布《中石油綠色低碳發展行動計劃3.0》,著力發展氫能、CCS/CCUS業務等新能源業務。
根據《行動計劃》,中石油2035年供氫商品量將達到380萬噸,2050年力爭供氫商品量達到國內市場份額的30%以上。中石油正全面加速氫能制、儲、運、加、用全價值鏈與市場化進程。
2023年5月24日,由寶石機械公司研制的中國石油首套1200標方堿性水制氫電解槽正式下線。
2023年7月,5月24日上午,由寶石機械公司研制的中國石油1200標方堿性水制氫電解槽正式下線。
近兩年,中國石油加快氫能發展腳步,為石油企業能源結構的轉型起到了表率示范作用。中石油氫能布局涉及制氫、加氫站、輸氫管道等多個方面,尤其是輸氫管道建設,中國石油規劃設計多條輸氫管道,形成輸氫管網,為我國氫氣長距離輸送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