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青海首個智慧儲能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據悉,項目建成達產后,將實現年產值約200億元、年稅收約6億元、就業規模1000人。
青海作為中國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在光照條件、沙戈荒土地、能源消納等方面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超大規模的光伏電站造就了巨大的儲能應用場景,市場前景廣闊。
資料圖為2022年9月拍攝的青海海南共和光伏發電產業園區。王國棟攝
2024年,西寧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將園區光伏、鋰電儲能兩大主導產業有機結合,不斷開辟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賽道。
據介紹,該項目是浙江海得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海得智慧儲能產業園項目,當日在西寧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正式開工建設。這是青海首個以儲能設備制造為主題的產業園,項目的落地實施將有效完善南川工業園區光伏、儲能產業鏈條。
“發展智慧儲能的意義是讓城市更有效地使用和存儲能源,如今風電、光伏發電將快速發展,而儲能是解決風電、光伏發電不穩定性、間歇性,增強能源系統供應安全性、靈活性的重要手段。”浙江海得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區域經理王健寧介紹說,儲能作用是將電能以各種形態存儲起來,在需要時釋放出來,實現時間維度上能源轉移。儲能作為電力儲存裝置,用來平衡電能在時間上的供需關系,在電力系統的發輸配用的各環節皆有作用。
“海得儲能電池機柜項目的引進,填補了青海省新能源全產業鏈上儲能設備制造項目的空白。”南川工業園區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龍錫州表示,該項目的建設將對園區打造“兩個千億級”產業基地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圖為項目開工建設現場。李江寧攝
記者了解到,此次項目總投資約32億元,占地約80畝,建設年產20GWh儲能電池機柜組裝生產線,項目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6GWh投資3億元,建成后可實現工業產值4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