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向其下屬單位聯合發布了《關于做好2011年金太陽示范工作的通知》,明確中央財政將繼續安排資金支持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這為進一步擴大國內光伏發電應用規模、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業內人士指出,在全球光伏產業面臨波折的時候,國家部委此時推出政策支持國內光伏產業的發展,意義深遠。而這對于投身光伏產業的溫州投資者來說,則更堅定了其產業信心,“道路曲折,前景美好”成了他們描繪光伏產業的共同心聲。
據統計,目前我市已擁有30多家光伏企業,這些企業絕大部分是在去年和今年年初創辦的,除了硅料這一源頭程序,溫州的光伏企業幾乎涵蓋了這一產業的每個環節,包括垂直一體化、硅片、電池片、組件等。溫州光伏企業的生存狀況如何?日前我們對幾個代表性企業進行了走訪。
自發的轉型升級需求
溫州奧博新能源有限公司剛剛完成了其試生產,兩條生產線已經開始正式生產電池片,順利達產可以有50兆瓦的產能。說起投資初衷,奧博董事長周日發表示,任何行業都是有發展規律,就像拋物線一樣,行業有谷底也就有頂峰,而太陽能光伏產業就像7、8點鐘的太陽一樣,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現在他的精力主要都在奧博這邊,自己每年產值達20個億的大自然鋼業則交給了家人打理。在周日發看來,鋼業作為一個傳統產業,其發展已經面臨瓶頸問題,投資太陽能光伏則為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個具備長期成長性的方向。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浙江晶德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身上。作為晶德的總經理,范程財從事的人造革貿易也非常紅火,但他現在卻一門心思地投在了光伏事業上面。與之搭檔的副總王大偉,其父親是晶德的董事長,愛鱗斯女鞋和杉壓不銹鋼都做得非常大,現在同樣看好太陽能光伏產業。按照范程財的話說,光伏是陽光產業,具有清潔、環保、高科技、可持續等特點,轉型升級不找這樣的方向,舍此其誰?晶德主要從事太陽能組件的生產,4條生產線順利達產的話可以有60兆瓦的產能。
同樣,浙江聚宏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孫榮芳,他也同時從事女鞋的生產和銷售,現在把主攻方向選在光伏上。太陽能光伏產業已然成為部分溫州企業家轉型升級的目標和方向之一。
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從兩年前300萬/噸到現在的37萬/噸,硅料的價格可以說是經歷了一個極喜極悲的過程。一般的光伏企業如經歷此種磨難,幾乎鮮有不倒的。然而幸運的是,由于創辦的時間較遲和相對較強的風險意識,大部分溫州光伏企業受此影響不是很大。
范程財表示,從近年來的情況來看,做光伏總結起來就是玩心跳、玩資金和玩技術。硅料價格以接近10倍的倍率跳水,一般的企業都要承受玩到窒息的心跳感覺,這是絕大部分人都很難承受的壓力,其結果就是優勝劣汰。而一旦面臨市場劇烈波動的情況,此時資金是否雄厚將直接決定企業生死。同時由于訂單的不確定性,往往會出現這樣的局面——要么幾個月沒生意,每天都得付出人員工資、設備維護等固定費用,要么連續收獲大單,加班加點都不一定能趕得出貨。此時,瞬間調集大流量資金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另外,太陽能光伏的科技含量非常高,同時其技術進步時刻在進行,這就要求業者時時刻刻要跟上發展的步伐,唯此才不會失去商機。
盡管太陽能光伏產業的道路曲折,但其前途的光明是不言而喻的。周日發表示,硅料價格的暴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是一個好事。他說:“原來我們的電池片要12-15元/瓦,而現在只用6-8元/瓦,如果原材料價格繼續下壓,那么我們就能繼續拉小和火電價格的距離,這樣就更有利于競爭。”研究機構IMSResearch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未來1-2年內,美國、中國、日本在全球光伏市場的占有率,將由個位數占比迅速上升至17%,10%,10%。因此,如何抓住這一波行情,成了溫州光伏企業亟待思考的問題。
溫州特色的光伏
有人說,只要哪個行業被溫州人光顧,就會被烙上溫州人深深的印記,光伏產業也如此。
按照范程財的說法,目前光伏市場還沒有形成非常正規的交易市場和營銷渠道。作為一個工業品或者工業半成品,如何快速有效地找到它的終端,是一個非常頭疼的事情。他們想到了散布在全球各地成千上萬的溫州人,他們希望通過這些溫州華僑的牽線搭橋,開拓溫州光伏產業的世界版圖。
同時由于溫州光伏企業規模小,不利于競爭。因此,溫州光伏企業的抱團現象也出現了。目前,一個以聚宏光伏、頂溫光伏和晶德光伏為核心的戰略聯盟已經形成,他們共享信息資源,共同制定對外政策,共同協調制定生產計劃,共同謀劃戰略布局。范程財表示,溫州光伏必須走主動出擊的路子,建立渠道恰恰是溫州人的強項。在他們的戰略聯盟里,已經謀劃在歐洲投資建立太陽能發電站,這樣既能獲得國外政府的高額補貼,又能推銷自己的產品,同時也為自己樹立品牌。而類似品牌專營店的想法亦在他們近期的計劃內。“試想一下,如果歐洲人在自己家門口享受到溫州光伏企業提供的品牌服務,將會對我們溫州光伏產業的發展起到一個怎樣的推動作用。”范程財說。
業內人士指出,在全球光伏產業面臨波折的時候,國家部委此時推出政策支持國內光伏產業的發展,意義深遠。而這對于投身光伏產業的溫州投資者來說,則更堅定了其產業信心,“道路曲折,前景美好”成了他們描繪光伏產業的共同心聲。
據統計,目前我市已擁有30多家光伏企業,這些企業絕大部分是在去年和今年年初創辦的,除了硅料這一源頭程序,溫州的光伏企業幾乎涵蓋了這一產業的每個環節,包括垂直一體化、硅片、電池片、組件等。溫州光伏企業的生存狀況如何?日前我們對幾個代表性企業進行了走訪。
自發的轉型升級需求
溫州奧博新能源有限公司剛剛完成了其試生產,兩條生產線已經開始正式生產電池片,順利達產可以有50兆瓦的產能。說起投資初衷,奧博董事長周日發表示,任何行業都是有發展規律,就像拋物線一樣,行業有谷底也就有頂峰,而太陽能光伏產業就像7、8點鐘的太陽一樣,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現在他的精力主要都在奧博這邊,自己每年產值達20個億的大自然鋼業則交給了家人打理。在周日發看來,鋼業作為一個傳統產業,其發展已經面臨瓶頸問題,投資太陽能光伏則為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個具備長期成長性的方向。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浙江晶德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身上。作為晶德的總經理,范程財從事的人造革貿易也非常紅火,但他現在卻一門心思地投在了光伏事業上面。與之搭檔的副總王大偉,其父親是晶德的董事長,愛鱗斯女鞋和杉壓不銹鋼都做得非常大,現在同樣看好太陽能光伏產業。按照范程財的話說,光伏是陽光產業,具有清潔、環保、高科技、可持續等特點,轉型升級不找這樣的方向,舍此其誰?晶德主要從事太陽能組件的生產,4條生產線順利達產的話可以有60兆瓦的產能。
同樣,浙江聚宏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孫榮芳,他也同時從事女鞋的生產和銷售,現在把主攻方向選在光伏上。太陽能光伏產業已然成為部分溫州企業家轉型升級的目標和方向之一。
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從兩年前300萬/噸到現在的37萬/噸,硅料的價格可以說是經歷了一個極喜極悲的過程。一般的光伏企業如經歷此種磨難,幾乎鮮有不倒的。然而幸運的是,由于創辦的時間較遲和相對較強的風險意識,大部分溫州光伏企業受此影響不是很大。
范程財表示,從近年來的情況來看,做光伏總結起來就是玩心跳、玩資金和玩技術。硅料價格以接近10倍的倍率跳水,一般的企業都要承受玩到窒息的心跳感覺,這是絕大部分人都很難承受的壓力,其結果就是優勝劣汰。而一旦面臨市場劇烈波動的情況,此時資金是否雄厚將直接決定企業生死。同時由于訂單的不確定性,往往會出現這樣的局面——要么幾個月沒生意,每天都得付出人員工資、設備維護等固定費用,要么連續收獲大單,加班加點都不一定能趕得出貨。此時,瞬間調集大流量資金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另外,太陽能光伏的科技含量非常高,同時其技術進步時刻在進行,這就要求業者時時刻刻要跟上發展的步伐,唯此才不會失去商機。
盡管太陽能光伏產業的道路曲折,但其前途的光明是不言而喻的。周日發表示,硅料價格的暴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是一個好事。他說:“原來我們的電池片要12-15元/瓦,而現在只用6-8元/瓦,如果原材料價格繼續下壓,那么我們就能繼續拉小和火電價格的距離,這樣就更有利于競爭。”研究機構IMSResearch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未來1-2年內,美國、中國、日本在全球光伏市場的占有率,將由個位數占比迅速上升至17%,10%,10%。因此,如何抓住這一波行情,成了溫州光伏企業亟待思考的問題。
溫州特色的光伏
有人說,只要哪個行業被溫州人光顧,就會被烙上溫州人深深的印記,光伏產業也如此。
按照范程財的說法,目前光伏市場還沒有形成非常正規的交易市場和營銷渠道。作為一個工業品或者工業半成品,如何快速有效地找到它的終端,是一個非常頭疼的事情。他們想到了散布在全球各地成千上萬的溫州人,他們希望通過這些溫州華僑的牽線搭橋,開拓溫州光伏產業的世界版圖。
同時由于溫州光伏企業規模小,不利于競爭。因此,溫州光伏企業的抱團現象也出現了。目前,一個以聚宏光伏、頂溫光伏和晶德光伏為核心的戰略聯盟已經形成,他們共享信息資源,共同制定對外政策,共同協調制定生產計劃,共同謀劃戰略布局。范程財表示,溫州光伏必須走主動出擊的路子,建立渠道恰恰是溫州人的強項。在他們的戰略聯盟里,已經謀劃在歐洲投資建立太陽能發電站,這樣既能獲得國外政府的高額補貼,又能推銷自己的產品,同時也為自己樹立品牌。而類似品牌專營店的想法亦在他們近期的計劃內。“試想一下,如果歐洲人在自己家門口享受到溫州光伏企業提供的品牌服務,將會對我們溫州光伏產業的發展起到一個怎樣的推動作用。”范程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