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26日,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大會隆重召開。本屆大會以“綠色發展,零碳未來”為主題,鄂爾多斯政府攜手遠景科技集團誠邀國內外政、企、研領軍人士相聚內蒙,調研鄂爾多斯碳中和轉型實踐,探討零碳產業園應對歐盟碳關稅的創新道路。
大會上,埃森哲成長型市場首席戰略官,可持續服務總裁瓦倫丁·德·米格爾發表了演講,他認為,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是全球產業集群通過向近零排放轉型,實現產業去碳化的關鍵實踐。
米格爾表示,全球超過30%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自工業活動,工業去碳化迫在眉睫。我們需要將各方力量匯聚,通過跨國界跨領域合作,實現共同的議程目標。
世界經濟論壇和埃森哲以及電力科學研究院合作,共同發表了產業集群向近零排放轉型的合作倡議,此倡議目標在于,將來自政府、私營企業,不同的產業集群匯聚在一起,共同搭建起一個零碳排放的社區,通過合作、資金、政策以及技術四方面實現目標。
該倡議于聯合國氣候大會第26屆發布。埃森哲和分布在歐洲、北美和亞太地區的20個產業集群簽署了相關協議,中國作為全球產業集群數量第二多的國家,也參與到此倡議當中。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不僅加入該倡議,更成為唯一進入《產業集群向凈零排放轉型》報告的中國案例。
根據協議,這20個產業集群,能提供多達340萬個新就業崗位,為全球GDP貢獻3620億美元的增長,同時幫助減排2.6億噸二氧化碳。
在全球范圍內,凈零碳轉型的研究正在深入。埃森哲正在跟麻省理工一起合作,通過分析歐洲的產業集群,整合并且優化不同的工業集群的負載能力,從而形成一個整體能源社區,以加速電網去碳化;在法國,歐盟委員會主導的去碳化產業集群資金,已經整合了來自6個不同歐洲國家的11個官方機構,合力推動實現二氧化碳的封層、運輸和儲存。
此外,科技也會扮演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在數字技術和“可持續”發展的融合區域,正在出現新的附加值,很多公司利用數字孿生的技術,實現了業務快速增長。氫能、電氣化以及碳捕捉、碳封存等新技術也不斷去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