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記者從2023年中國氫能產業大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本次大會將于11月7至8日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舉行,以“擁抱綠氫時代 迎接零碳未來”為主題,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2023年中國氫能產業大會作為國內最高規格的行業大會,是今年的壓軸大戲。”南海區副區長黃智斌表示。自2017年以來,氫能產業大會已在佛山南海連續舉辦6屆,成為全國氫能產業的一個盛會和標桿。今年5月,“中國氫能產業之都”稱號花落南海。
作為2023年中國氫能產業大會的同期活動,第七屆中國(佛山)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及產品展覽會及氫聽劇場、技術論壇等展會特色品牌活動將于11月7至9日舉行。據介紹,本屆展會依舊保持高規格展覽規模,展覽面積達21000平方米,其中室內展區面積15000平方米,戶外展區面積6000平方米;設有4大主題展區6個主題展館,包括1個品牌展館、2個燃料電池館、2個裝備館以及戶外展區。
記者了解到,氫能產業作為南海區“兩高四新”產業體系的亮麗名片,經過10余年持續不斷的發展,培育了氫能“產、學、研、用”的生態、打造了氫源“制、儲、運、加”的鏈條、搭建了“金、科、人、產”雙向奔赴的平臺、完善了“規劃、政策和標準”體系,形成了較完整的、具有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氫能產業鏈。
2023年,在南海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批氫能重大項目加速推進。其中康明斯恩澤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設備制造基地項目、瀚藍沼氣制氫加氫母站項目、飛馳科技新能源商用車整車生產項目已順利投產,國家電投華南氫能產業基地項目即將投產,為南海氫能產業整體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發布會上,南海區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書記張家玉表示,南海要立足自身,練好“內功”,應對外部競爭挑戰。對標國外先進氫能技術,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樹立明確的研究目標和研發方向,重點突破制氫、儲運、加氫站、燃料電池系統等關鍵技術,提高技術國產化水平和自主可控程度。提升市場培育水平,促進產業逐步往市場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