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正欲進軍光伏新賽道的A股上市公司通源環境發布了關于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經理被留置調查的公告。
10月18日,通源環境發布公告稱,公司于近日收到和縣監察委員會簽發的《留置通知書》和《立案通知書》,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總經理楊明先生被留置。
對此,該公司內部人士回應稱,尚不清楚楊明被留置的具體原因,通源環境控制權未發生變化,公司及子公司生產經營秩序正常,各項業務正穩步推進中。公司治理層面,后續不排除召開董事會進行相應授權,具體將視留置情況進展而定。
而受此利空消息的影響,當天該公司股價盤中一度跌超10%;截至收盤,其股價報收于12.60元/股,大跌8.63%。
近三年主營業務“增收不增利”
據官網資料顯示,通源環境(全稱為安徽省通源環境節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主營業務為固廢污染阻隔修復、固廢處理處置和水環境修復。
自成立以來,該公司專精于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業務,實現了固廢污染綜合整治、污泥污水及水環境綜合整治、生態環境修復協同發展。
在2020-2022年,該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8.53億元、9.62億元和12.77億元,同期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0.90億元、0.50億元和0.46億元。最近三個年度,通源環境出現“增收不增利”的境況。
據其2023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通源環境營業收入6.33億元,同比增長20.30%;歸母凈利潤1847.65萬元,同比下降32.88%;扣非凈利潤1663.17萬元,同比下降30.09%。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該公司表示主要系本期壞賬計提增加所致。
跨界光伏 首次承接分布式項目
近年來,新能源光伏行業進入新一輪的快速增長期。正是看中光伏行業未來的前景,通源環境意欲進軍光伏這一新賽道。
實際上,早在今年4月,通源環境公告稱,聯合體中標華能安徽分公司皖西南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二期項目(100MW)發電項目EPC工程預招標標段包1項目,中標金額為3.67億元。
通源環境表示,此次公司進軍光伏賽道,是公司積極拓寬新賽道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響應國家戰略號召,助力光伏產業成為推動我國能源變革的重要引擎。
不過該公司也坦言,目前公司尚不具備光伏組件研發、生產的核心技術,公司從事光伏業務的延續性存在不確定性。
被留置調查是何原因?
而在中標這一分布式光伏項目半年后,該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經理卻被留置調查了。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楊明曾任職于安徽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1999年至2015年任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2015年至今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在股權方面,楊明為通源環境實際控制人,直接持有公司45.1%的股份,另外還通過源通投資間接控制公司9.08%的表決權股份,合計控制股權比例為54.18%。與此同時,他還是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2022年獲得報酬59.77萬元。
楊明上一次公開露面,是在9月20日的投資者交流活動上,他本人還現身接待人員名單上。
那么,此次董事長楊明被留置調查,是個人原因還是與公司有關?
通源環境公告中稱,目前楊明被留置是否和公司經營層面有關系尚不得知。公司將持續關注上述事項的后續情況,并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或與和縣項目有關?
不過,本次公告還顯示,本次采取留置措施的為和縣監察委員會,和縣隸屬安徽省馬鞍山市,通源環境注冊地址和辦公地址均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
值得一提的是,在有關和縣的信息中,該公司參股子公司和通環境于2019年8月向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縣支行申請借款3.2億元,期限14年,該筆借款由和通環境控股股東安徽環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全額擔保。次年8月,通源環境出具承諾函,承諾按對和通環境的持股比例向安徽環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不超過4800萬元的反擔保。
此外,根據一份司法判決書記錄的案件顯示,通源環境還曾卷入一起為促進中標工程項目進度而引發的行賄案件。2019年1月,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人民法院對靈璧縣原副縣長、城管局長、政法委書記雷斌受賄案的刑事判決書顯示,通源環境營銷管理部監理李某向被告人雷斌行賄10萬元。
而在項目方面,今年年初至今,通源環境共發布5項中標公告,預計業務金額合計約9.6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