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北部灣陸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陸海新能”)在深交所IPO獲得受理。此次IPO,陸海新能擬募資16億元,計劃用于覃塘大嶺風電場、興賓橋鞏風電場一期項目、良慶那馬風電場、良慶河陽山風電場、廣西來賓市象州縣石龍光伏發電項目以及柳州紅花水電廠電化學儲能項目。
資料顯示,陸海新能主營業務為水力發電、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投資、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投產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裝機規模為104.04萬千瓦,其中,水力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為 70.85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為33.19萬千瓦,裝機規模與發電量在廣西區內均位于行業前列,已發展成為廣西國有企業可再生能源領域龍頭。
2020-2022年以及2023年一季度,陸海新能聚焦可再生能源發電業務,主營業務突出,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9.09億元、8.89億元、9.25億元和1.23億元,各期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均在99%以上。
報告期內,陸海新能主營業務毛利全部來源于水力發電及光伏發電業務。2020-2022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總體保持穩定,分別為61.52%、58.97%、58.46%和23.21%,2023年1-3月下滑幅度較大主要系水力發電業務毛利率下降所致。2023年1-3月水力發電業務毛利率下滑幅度較大主要系收入出現季節性下滑、而折舊攤銷成本等相對穩定所致。
IPO募投項目含300MWh電化學儲能
本次IPO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擬用于建設500MW風電項目、150MW光伏項目,以及150MW/300MWh電化學儲能項目。具體而言包括4個風電項目、1個光伏項目以及柳州紅花水電廠電化學儲能項目。
上述儲能項目預計總投資額為57,280.68萬元。陸海新能子公司廣西柳州陸海新能源有限公司為項目實施主體,擬新建設一套基于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的儲能系統,作為獨立儲能電站接入電網參與電網調峰、調頻服務。
而就在近期,陸海新能母公司北部灣港集團還與比亞迪儲能事業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協議約定,雙方將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機遇以及北部灣港口的區位優勢,共同在物流運輸、貨輪班次、儲能設備、延伸電池產業鏈等方面協同發力,探索港口、碼頭及其他產業的綠色升級。
同時,雙方約定還將進一步對接中西部內陸腹地,開拓北部灣港集團臨港產業和海外園區建設業務,實現西部陸海新通道沿途設備綠色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于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建設。
此外,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陸海新能已儲備130萬千瓦風力發電、30萬千瓦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建設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