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晚間,中國化學披露關于重大合同簽約的公告。近日,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國化學工程第七建設有限公司與俄羅斯波羅的海甲醇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俄羅斯波羅的海天然氣制甲醇化工綜合體項目工程總承包合同,合同總金額84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650.50億元。
該筆訂單系全球最大甲醇化工項目,合同金額占公司2022年經審計營業收入的41.25%。合同的簽署,預計將對公司未來會計年度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產生積極影響。
預計海外業務占比將重回30%
公告顯示,本次與俄羅斯波羅的海甲醇公司的合同工期為48個月,該合同的業務模式為FEED+EPC(前端工程設計+設計、采購、施工)合同模式,結算方式為在各階段簽補充協議時進行約定。該項目業主為俄羅斯波羅的海甲醇有限責任公司,位于俄羅斯聯邦列寧格勒州圣彼得堡市烏斯特盧加。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中國化學首次獲得俄羅斯企業大訂單。2019年10月11日,中國化學與俄羅斯天然氣開采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簽署俄羅斯波羅的海化工綜合體(BCC)項目FEED+EPC總承包合同。該項目是全球最大的乙烯一體化項目,同時也是目前全球石化領域單個合同額最大的項目,合同金額約12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38.85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化學是一家集研發、投資、勘察、設計、采購、建造和運營一體化的知識密集型工程建設企業。業務領域主要包括建筑工程(化學工程、基礎設施、環境治理)、實業和現代服務業業務等,同時該公司是較早承接境外承包工程的中國企業,截至目前已承建了大量國際工程項目。該公司現擁有境外機構140余家,分布在俄羅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阿聯酋、沙特、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埃及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今年上半年,中國化工海外業務情況并不如意。據半年報,2023年上半年,中國化學新簽合同額1849.81億元,同比增長13.87%。其中境內新簽合同額1672.04億元,同比增長16.29%,占新簽合同總額的90.39%;境外新簽合同額177.77億元,同比下降4.78%,占新簽合同總額的9.61%。
中國化學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在2019年之前,海外營收占公司總營收的30%左右,2019-2022年,該筆營收下降至10%。而公司今年的目標,是讓海外業務占比重新回到30%。為了達到該目標,公司已經頒布了一系列措施推動公司海外業務發展。“現在海外業務競爭壓力比較大,畢竟日韓也有很多優秀的公司在承接海外項目,相對來說公司在國內更有話語權。目前海外業務合作的大多是‘一帶一路’國家,我們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擁有很好的口碑,而且這些國家的履約率很高,合作得比較愉快。至于未來海外拓展計劃,會根據市場情況進一步調整。”該工作人員表示。
多家上市公司參與“一帶一路”
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對152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12.62萬億元,同比增長3.6%,占我國外貿規模的比重達到了46.6%。
安信證券在9月12日發布的研報中表示,“一帶一路”建設成果豐碩,十年驅動沿線國家基建提速。我國在海外“一帶一路”基礎設施領域的參與主體主要為傳統建筑央企、國際工程企業,兩類企業海外新簽訂單總額占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比重從56.48%快速提升至83.05%。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的國際產能合作中,中企與俄羅斯等沿線國家企業之間的合作不斷加深。除了中國化學,中國鐵建等公司亦接連獲得在俄訂單。據國泰君安今年3月研報梳理,中國鐵建俄羅斯項目涉及軌道交通、高速公路、房建、礦業投資開發等,典型項目如莫斯科地鐵西南線項目28億元,莫斯科喀山高速公路項目52億元,阿格涅瓦木材采伐及煤礦采剝工程項目64億元等。
同時,不少上市公司也正在尋求相關發展機遇。
金洲管道今年9月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合格供應商。公司將持續關注俄羅斯天然氣管道項目,努力爭取訂單;國聯股份表示,公司自2016年起開展跨境電商業務,主要沿著“一帶一路”方向進行推動和尋求合作;新華錦公司的二手車主要出口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及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