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觀察帶你深度觀察風電產業發展邏輯,洞悉國際風電發展脈搏。
歷經了近兩年時間的蓄力,中國風電產業已然到達了最底部,不論是在市場前景、技術水平、配套供應鏈、設備產能以及競爭力等方面,風電產業都具備了再度“沖擊裝機高峰”的條件,據風電觀察統計,多家風電上市企業及高層領導在資本市場已經有所動作,提前布局。
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最先嗅到風電行業觸底信號的無疑是已經上市的風電產業鏈企業。
今年下半年以來,風電上市企業宣布回購、增持等消息不斷。
2023年6月中旬,風電整機商明陽智能發布《關于首次回購公司股份的公告》。明陽智能將使用不超過人民幣10億元(含),不低于人民幣5 億元(含)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用于實施股權激勵,本次回購期限自2023年5月4日起不超過12個月。
據了解,明陽智能回購股票價格不超過人民幣19.70元/股(含),而截止10月10日下午3點,明陽智能股票價格為15.59元/股。
除回購股份外,明陽智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總經理)、實際控制人張傳衛也計劃增持公司股份,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不低于人民幣2,000萬元且不超過人民幣 3,000萬元。
風電變流器企業陽光電源于9月12日通過了《關于回購公司股份方案的議案》,同意公司以自有資金回購公司部分社會公眾股股份。
回購股票價格不超過150.00 元/股(含),回購總金額不低于人民幣 5 億元 (含)且不超過人民幣10億元(含),具體回購股份的數量以回購結束時實際回購的股份數量為準。
同日,風電鑄件企業日月股份 也發布回購公告,將通過上 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首次回購公司股份 250,000 股,回購成交的最高價為 15.85 元/股,最低價為15.80元/股,支付的資金總額為人民幣 395.46萬元。
此外,中國最大風電開發商龍源電力于9月6日宣布對H股股份進行回購操作,推動公司股票市場價格與內在價值相匹配,優化權益類財務指標,積極維護股東權益,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2023年9月7日,公告發布后的第一個交易日,龍源電力H股收盤價上漲5.46%,表現顯著優于大市。
一位上市企業領導同筆者溝通表示,不論是從資本市場看,還是從當前的產業發展階段來看,中國風電已經接近底部,3060雙碳戰略是綱領性目標,不會動搖,風電是實現碳中和有力的推手,一定會有大發展。
他表示,現階段風電發展低潮只是短暫的,隨時有反轉反彈的可能性,只是缺少一個吹響沖鋒的號角。
不僅僅是企業的回購,一些風電企業高層的增持、承諾不減持也給企業本身及行業帶來了極大的發展動力。
2023年09月27日,我國海上風電設備龍頭企業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增持公司股份的進展公告》,公告稱,增持主體通過上海證券交 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增持公司股份共計69,421股。
2023年9月1日,中節能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大股東承諾函,基于對節能風電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對節能風電長期 投資價值的認可,為促進節能風電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切實維護本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穩定市場預期,增強投資者信心,承諾自2023年9月2日起六個月內不減持所持節能風電股票及其他具有股權性質的證券。
9月28日,風電供應商廣大特材公司控股股東廣大控股、實際控制人徐衛 明先生、實際控制人徐曉輝先生控制的萬鼎商務及睿碩合伙分別承諾自即日起未來 6 個月內不以任何方式轉讓或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票。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1-8月份,風電新增發電裝機容量2892萬千瓦,同比增長1278萬千瓦;風電工程完成投資1149億元,同比增長38.7%。
從目前的裝機數據以及風電相關工程投資來看,中國風電產業開始逐步回暖。
電源競爭力方面,殘酷的品牌競爭、資源爭奪驅動我國風電技術進一步成熟,風電機組價格一路下跌,不斷朝著大型化方向發展,這讓我國風電產業已經具備了同火電、光伏等電源同等級的競爭力。
風機設備價格方面,目前陸上風電價格已經趨于穩定,并有回升趨勢。海上風機價格由于新玩家的涌入,還有一定下降空間。
進入2023年三季度后,除去框架集采項目,多數項目風機中標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價格回暖趨勢,風機單價正在逐漸緩慢爬升——開標項目接近達到1900元/kW左右(含塔筒),不含塔筒風機價格上升至1600元/kW上下。
此前,三一重能在投資者活動中就風電機組招標價格做出官方回復,三一重能表示,目前,陸上風機的招標價已基本觸底,但是整個行業現狀是供大于求,在行業調整的過程中,隨著產供銷趨于均衡,預計價格會有向上走的可能。陸上風電場投資收益率比較可觀,但海上風電場收益率相對較低不能滿足業主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