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换脸,又黄又大又爽a片三年片,毛茸茸的撤尿,麻豆短视频传媒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乘“風”興“儲”:遠景田慶軍談儲能之道|專訪

   2023-09-28 www.hxny.com 世紀儲能190631
核心提示:儲能也一樣,全棧自主開發的企業一定會走得更遠。

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Data link全球儲能數據庫的最新統計,今年前8個月,儲能系統招標裝機容量規模達12.22GW,同比增加192%;儲能容量達43.06 GWh,同比增加408%。

儲能市場依舊火熱,但也出現一些“不和諧”的現象。近期以來,儲能價格競爭激烈,已經逼近企業成本底線,正在挑戰儲能企業可持續經營的能力;此外,儲能電站安全事故也偶有發生,儲能健康發展的安全紅線正在經受考驗。

被寄予“萬億夢想”的儲能行業,未來到底該怎么走?

“儲能目前的問題,風電行業早已經歷過。”遠景集團高級副總裁田慶軍最近表示,風電行業的經驗,可以對儲能發展有所參考。

遠景集團旗下的遠景能源是全球知名的風機制造商,2021年推出第一代智慧液冷儲能解決方案以來,已經成為儲能行業的頭部系統集成商。遠景堅定走儲能全棧技術道路,從電芯、PCS、BMS、EMS到SCADA系統都實現了全棧自研自制。

作為最早進入風電行業的企業之一,遠景穿越了風電行業的多個周期。如今,站在“雙碳”目標下,展望新能源產業下一個十年,遠景是如何乘“風”興“儲”,洞見儲能未來的?

價格戰:并非完全是壞事

2022年底,動力電池產能過剩,動力電池廠商紛紛布局儲能領域。儲能市場不僅讓動力電池過剩產能獲得了新去處,也讓動力電池廠商找到了“第二增長曲線”。

然而,越來越多動力電池廠商加入,利潤變得越來越薄,儲能電池市場變成一片紅海,甚至比動力電池領域更加內卷。內卷的一個重要表象,就是儲能電芯價格的持續下滑。

與2022年高點相比,目前儲能電芯價格降幅已超40%。Infolink Consulting分析,隨著電芯企業繼續擴產搶占市場,今年下半年中國儲能電芯價格將跌至0.5元/Wh以下。

儲能系統中標價格也在持續走低。CNESA Data link全球儲能數據庫數據顯示,以2小時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不含用戶側應用)為例,7月中標均價1.1元/Wh,同比下降26%,環比下降3%,與今年1月相比下降27%。集采4小時儲能系統的最低報價已跌破0.9元/Wh。

短短半年時間,從產能緊缺到產能過剩,儲能電池經歷了冰火兩重天。對此,部分儲能企業感到茫然。

“坦率的講,我認為這種形勢不可阻擋,儲能的價格一定會下行。”田慶軍表示,“未來儲能電芯、系統的價格肯定還要更低。”

田慶軍的判斷是基于市場規律的。隨著供給端與需求端的平衡被打破,價格下行是自然的。這在光伏與風電行業的發展中已經得到了驗證。

光伏與風電經歷幾十年的發展,而儲能大發展僅僅數年,但儲能行業不會例外。以風電行業為例,自去年以來,隨著搶裝潮的結束和補貼退坡,風電整機迎來一波降價潮。進入2023年,低價中標不降反增,陸上風電機組價格直逼1000元/kW,海上風機價格也跌破3000元/kW防線。

不過另一方面,田慶軍也認為,近年風電、光伏行業的繁榮與價格持續下降不無關系。價格降下來,經濟性上去,開發商、投資者賺到了錢,行業自然而然地被拉動起來。

風電廠商之所以敢打“價格戰”,是因為掌握了風機的“降本之道”——通過技術創新將單機容量做大,從最初的2兆瓦,到如今的 7 兆瓦、8 兆瓦,甚至高達16兆瓦。風機做大后,發電量增加了,設備價格下行時依然有錢可賺。

同樣的道理,價格下行對儲能行業而言“并非是壞事、反而是大發展的條件之一”。

“儲能價格一定會繼續下行。企業想存活下去,只能通過技術的不斷創新去降低成本,沒有別的辦法。也只有這樣,儲能才能真正的成為新型電力系統的壓艙石。”田慶軍說。

出海:高利潤背后的風險

自去年以來,受極端天氣、地緣政治沖突等因素影響,歐洲各國的能源安全面臨挑戰,穩定供能需求高漲,儲能市場一片火熱。

一方面出于對海外市場的看好,一方面為了避開國內過度內卷的市場,許多儲能廠商紛紛加大了海外市場的布局。

不過,田慶軍指出,儲能海外市場,表面利潤可能比國內高一些,但是在交付上的風險卻比較大。在海外,交付剛性很強,而國內則相對寬容一些,可以友好協商。

以風電做類比。在海外,風機價格必須按合同約定價格執行,但從簽合同到交付這段時間內,鋼材等原材料價格可能會大幅上漲,直接影響利潤。在國內,如果簽約價格與交付時的市場價差距過大,經過雙方協商一致后,可以重新議價。

“出海是美好的愿望,但也需要強大的實力。” 田慶軍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內的一眾風電整機廠商中,遠景是海外市場拓展最強的企業之一。2022年,遠景風電機組出口(發運)總容量位居中國整機商排名首位。

取得這樣的成績,一方面在于遠景自創立之初就堅定走全球化,目前其海外項目廣泛分布于拉丁美洲、歐洲、東南亞、中亞等地;另一方面,在于遠景的產品創新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其風機產品的高品質在海外市場獲得高度認可。遠遠景正把風電行業的成功經驗復制到儲能業務中。據了解,今年遠景儲能將迎來海外收獲年,在歐洲、東南亞、非洲等海外市場連續中標多個大型儲能電站項目,遠景的品牌和技術能力得到了海外客戶的認可和海外項目的驗證。

海外儲能市場對技術能力的要求更高。在歐洲,相比國內具有成熟的電力市場,儲能系統產品的品質要經受高調用場景的考驗,同時對儲能廠商還提出了交易能力的額外要求;在非洲,很多儲能項目處在弱網環境下,對儲能系統支撐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出了高要求。

海外的客戶也更成熟,系統集成商是儲能項目的第一責任人,客戶更看重系統集成商的品牌,相比之下,國內系統集成商品牌還沒有完全建立,客戶更看重電芯等儲能大部件的品牌。

“好的儲能一定是好電芯,但好電芯不一定能做出好的儲能系統。”田慶軍表示,遠景擁有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電芯,但深刻理解電芯不等于儲能,“儲能是電芯、電力電子和電力系統的完美結合。”

“遠景建立在全棧技術能力上的專業集成能力,是建立海外品牌的關鍵。” 田慶軍說,遠景打造了軟硬件一體的智慧儲能解決方案,還搭載了智能交易終端,幫助海外客戶從市場交易中獲取更多收益。“海外客戶使用我們的儲能設備,還用我們的智能化軟件和算法參與交易。”

安全:不應該成為問題

隨著裝機量的逐步攀升,風機質量問題成為行業關注焦點。尤其是“西門子歌美颯事件”,引發了國內外風電企業的重視。

西門子歌美颯已安裝的130GW風電機組中,約有15%—30%會發生故障,造成的損失可能超過10億歐元。受此影響,其母公司西門子能源不得不撤回已經發布的2023財年業績指引。

田慶軍對此表示,當前,風電產業在急速降本,成本在急速下行之時,遇到一些問題也是正常的。“在產業向前發展過程中總有一些未知因素,這是一個成長的過程,行業應該給予一定的包容。”

“不經過這些問題的洗禮,行業沒法成長。如果很保守地去成長,不讓它出問題,它就發展得很慢。”

在未來2~3年中,儲能可能也會因為快速發展出現一些類似問題。田慶軍強調,有一類問題是不能“包容”的——安全問題絕對不容忽視。

韓國在儲能發展上的前車之鑒就很值得警醒。數年前,韓國儲能的火熱程度不亞于現在的中國,但是接連發生的著火事故讓韓國儲能產業受到重挫,如今已幾乎處于停滯狀態。

“一個儲能電站有幾萬甚至幾十萬塊的電芯,每一塊電芯出問題都可能會導致整個系統癱瘓,這其中的技術門檻非常高。”田慶軍說。

為了打造高安全、高性能的儲能產品,遠景確立了“全棧技術能力”的發展道路,從電芯、BMS、PCS、EMS等儲能系統主要的零部件全部由自己研發生產,遠景智慧液冷儲能解決方案以高安全、高性能的儲能專用電芯為基礎,融合系統級主動、被動安全設計,實現了現有技術條件下的極致安全。

掌握全棧技術能力還有三點好處:首先是降本,自研自制可以減少中間環節,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盡可能降本;其次,提升儲能產品一致性,提升系統集成的性能;第三,可在全棧鏈條上進行技術創新,加快新產品的研發和推出。

同樣以風電行業為例。中國風電產業剛剛起步的時候,風電整機企業也是采用“組裝式”,將齒輪箱、發電機、葉片的零部件買回來進行簡單組裝,風機產品質量較差,發電效率也很低。

國內風電整機商加大自研力度,最終掌握了風電整機的核心技術。如今,中國的風機產品不僅成本有優勢,而且發電效率高,產品推陳出新也很快,這才有了在全球的競爭力。

“儲能也一樣,全棧自主開發的企業一定會走得更遠。”田慶軍說,“簡單集成的產品,將來肯定是沒有競爭力的。”

來源:華夏能源網  文/蔣波

 
標簽: 儲能 遠景 田慶軍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1
 
更多>同類資訊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強榜單全面開啟【申報入口】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定县| 宁德市| 津市市| 兴城市| 资源县| 普陀区| 马边| 塘沽区| 图们市| 安西县| 阳原县| 天等县| 称多县| 奎屯市| 泽普县| 汉中市| 申扎县| 云林县| 宜川县| 石首市| 荆州市| 松原市| 阿瓦提县| 西吉县| 开远市| 曲水县| 望谟县| 郧西县| 台中县| 天等县| 昌平区| 禄丰县| 伊川县| 女性| 罗江县| 桐城市| 阿克陶县| 莱西市| 南昌县| 收藏| 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