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發布了最新的《2023年全球海上風電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達到了歷史第二好的成績。
??該報告預測,到2032年,全球將新建380吉瓦的海上風電,其中近一半將來自亞太地區。亞太地區巨大的海上風電潛力,再加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加碼海上風電,意味著海上風電發展將會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在亞太地區,除中國外,已確定了超過180GW的裝機容量,其中僅澳大利亞就占據了50GW以上。
??如此大規模的海上風電將減少約650噸二氧化碳排放,并產生海量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清潔電力,相當于2022年澳大利亞能源消耗總量的三倍。同時,海上風電還可以帶動相關綠色產業發展、促進就業,成為整個亞太地區變革的驅動力。
??各國政府現在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如何實現這一潛力。世界各地需要前所未有的協作、合作和投資來幫助克服行業面臨的障礙。
??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首席執行官本·巴克維爾(Ben Backwell)說,“為了構建未來的市場,政府和產業需要直面海上風電領域在供應鏈、許可和政策方面面臨的挑戰。通過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強大、具有韌性的全球海上風電行業。”
??《2023年全球海上風電報告》還指出了海上風電政策框架不充分和政策措施過于謹慎會帶來的一系列風險:在提高對亞太地區的預測的同時,GWEC將其對歐洲和北美的近期預測下調了17%,原因是項目許可和其他方面造成的延誤。除此之外,供應鏈瓶頸是除中國以外的每個地區都面臨的風險。
??報告顯示,歐洲已經將海上風電最大建設者的桂冠拱手讓給了中國。去年全球海上風電市場總發電量為64.3吉瓦,其中中國約占49%,而歐洲則占47%。
??報告稱,大型風電制造商“在過去幾年中面臨著利潤緊縮的問題,導致他們緊縮開支,并有選擇地退出規模較小或發展緩慢的市場”。
??GWEC在其年度全球海上風電報告中表示,到2020年代中期“除中國外,全球每個地區都可能出現供應鏈瓶頸”。
??GWEC全球海上風電負責人麗貝卡·威廉姆斯(Rebecca Williams)表示:“需要立即投資和全球合作來解決這些瓶頸?!?/p>
??歐洲去年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是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去年歐洲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為30GW,其中46%來自英國。
??盡管英國仍然在歐洲海上風電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但隨著歐洲其他國家的追趕,英國成為清潔風電出口國的雄心可能會落空。
??供應鏈成本飆升推高了風機價格,而全球利率上升則大幅提高了再融資成本。這些都對風電項目的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
??上個月,瑞典能源巨頭Vattenfall宣布,因為成本上升,將停止英國諾福克海岸附近的Norfolk Boreas項目的開發。不僅如此,Vattenfall還警告說,如果不改善海上風電項目的激勵措施,英國政府將無法實現其風電目標。
??Vattenfall面臨的問題并非孤例。幾乎是在同一時間,西班牙Iberdrola SA的一個子公司同意取消一份出售美國馬薩諸塞州海岸規劃風電場電力的合同。丹麥開發商?rsted A/S放棄美國羅德島州海上風電投標,該州的主要公用事業公司表示,成本上升使得該提案過于昂貴。
??盡管面臨一系列阻礙,但GWEC對未來海上風電的預測依然樂觀,報告預計2028-32年海上風電將出現強勁增長。
??本·巴克維爾表示:“海上風電行業又迎來了令人矚目的增長,鞏固了去年創紀錄的數字。該報告概述了從現在開始每年都有創紀錄增長的潛力。這將帶來一個轉型、清潔、安全的能源系統——特別是在亞太地區?!?/p>
??中國正在成為全球風力發電的主導者,2022年,中國制造商供應全球近60%的風力發電機組。中國風機近年裝機和出海份額增速非常快,根據彭博新能源數據2022年全球十大風機制造商中,排第一的是金風科技,一舉超過往年占據榜首的Vestas。
??在國際風電巨頭近年來陷入虧損窘境的時候,中國風機企業,不僅裝機份額在全球提升,盈利能力也好于國際巨頭。而隨著國內風電市場內卷加劇,“出?!背蔀楹芏鄧鴥蕊L電企業的選擇。中國企業強大的技術、成本優勢,將會在未來的海上風電市場中成為“殺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