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樂通股份公告披露,公司將大幅減少對異質結電池項目的投資規模,為此,該項投資將不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而上個月,樂通股份剛剛宣布跨界光伏,并計劃投建4.8GW異質結電池和4.8GW異質結組件項目。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公司的異質結項目要“黃了”,而是公司對該項目的控制權發生了變化,而且,還交給了一個更為“靠譜”的控制人。
具體來說,上個月樂通股份與大晟資產在安吉經開區設立合資子公司,作為4.8GW異質結電池及組件項目的實施主體,當時公告中,樂通股份計劃出資額不低于注冊資本的40%作為項目子公司的控股股東,大晟資產出資不超過5%,樂通股份將擁有項目子公司的控制權。
而本次下調出資額后,樂通股份對子公司的持股比例下調至5%(根據項目公司2.5億元注冊資本計算,樂通股份的出資額下降至1250萬元),大晟資產將取得異質結項目子公司的控制權。
除項目子公司控制權變更外,大晟資產還是樂通股份的控股股東,持有公司26%的股權,這也意味著,在樂通股份本次跨界異質結背后,大晟資產默默“扛下了所有”。
樂通股份解釋稱,主要為更好地推進項目,是經公司審慎研究,并與交易各方經過反復磋商、論證后共同做出的決定,不會對公司現有生產經營活動造成不利影響。
賬上現金僅1500萬元
不過,樂通股份下調出資額也并非壞事,首先,樂通股份資金緊張,難以承擔項目的初期資金。
根據此前規劃,該項目擬總投資約47億元,一期、二期總投資分別為16億元、31億元。盡管項目初期投資額為2.5億元,若按照此前的計劃,樂通股份的出資額也要達到1億元。
而截至根據一季報末,樂通股份貨幣資金僅1503.46萬元,與1億元的出資額相比相差過于懸殊。公司此前表示將會通過向金融機構借款、定增、與當地政府合作等籌集資金方式進行解決,公司還計劃引入技術團隊、市場化資本幫助運作等方式來籌資。
另一方面,公司至2022年底凈資產僅為7362.49萬元,初期規劃的1億元出資額超過了公司凈資產的50%,構成重大資產重組,除了增大公司風險外,獲得證監會通過的可能性也較低,融資可能性也大打折扣。
而下調出資額度至1250萬元之后,與公司的1503.46萬元賬面資金相比還處在可接受范圍內,也避免了重大資產重組風險。
關聯交易進一步加強公司控制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除項目公司控制權變更外,樂通股份近期的一項定增預案也引起了記者注意。
根據上個月樂通股份披露的定增預案,公司向優悅美晟發行不超過10401188股(不超過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30%),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4億元。對于定增目的,公告中稱主要為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財務風險,增強抗風險能力,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等,并未提及其他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優悅美晟為大晟資產的100%控股子公司,而樂通股份同樣為大晟資產的控股公司。根據公司最新披露的公告,大晟資產目前持有樂通股份26.00%的股份,系公司控股股東,為此,此番定增也構成了關聯交易,完成后大晟資產也將進一步加強對樂通股份的控制權。
同時也意味著,大晟資產一邊加強對樂通股份的控股,一方面又取得了異質結電池項目的控制權,在本場跨界異質結背后,大晟資產已經包攬了一切。
不過,對于項目子公司的控制權問題,樂通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在后期有望再次獲得機會,以合理對價獲得項目公司的控制權。
根據各方約定,未來,樂通股份有權在投資項目一期竣工驗收完成、投產并產生穩定銷售收入后3個月內以平價加合理利息的對價,受讓大晟資產持有的項目公司除保留5%以外的全部股權,以取得項目公司的控制權并將項目公司納入合并報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