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電動化趨勢下,潤滑技術如何適應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的需要?7月14日,在青島舉行的第十五屆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年會(TMC)上,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與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株式會社愛信共同發布了面向電動汽車總成的超低黏度潤滑技術實踐,以潤滑產品的低黏化,實現動力系統效率和潤滑功能的共同提升,助力新能源汽車發展。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項目經理白石有介紹,在電動汽車中,潤滑油直接接觸電機和齒輪,起到潤滑齒輪、軸承、冷卻電機等作用。而由潤滑油品黏度引起的攪動損失比例高達驅動橋總損失的70%。通過降低潤滑油的黏度,可以顯著降低驅動橋的損耗,降低電機表面溫度,從而提升汽車運行效率,減少功率損耗,降低能耗。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項目經理 白石有
? 但是,潤滑油品低黏化也面臨很多技術難點和挑戰。首先,單純地降低油品的黏度,可能導致潤滑能力的改變。比如出現疲勞損傷、異常磨損和咬合發生的可能性增加了。此外,還可能出現液體發泡增加、絕緣性能降低、油品蒸發性增加、密封材料兼容性降低不良影響。
??? 解決這些問題,成為了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與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株式會社愛信聯合攻關的方向。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李成介紹,通過優選添加劑及基礎油,可解決卡咬、磨損、疲勞等問題;通過優化抗泡劑的粒徑,可獲得更好的抗泡性能和長期穩定性。在基礎研究和技術規格要求的基礎上,中國石化和豐田、愛信合作開發了超低黏度電動汽車變速箱油品(ERO?? S40),并已應用于HEV等車型。實驗測試和實際應用表明,與傳統自動變速箱油相比,新產品在顯著提升燃油效率、提高電機冷卻性能、降低損耗的同時,在抗卡咬、抗疲勞和抗磨損性能上表現出相當或更優的性能;在高轉速工況下表現出更優的抗泡沫性能;在體積電阻率、橡膠材料兼容性等方面均表現相當或更優。
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李成
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表示,降低油品黏度將成為電動汽車動力傳動系統設計的發展趨勢,當前有必要加快超低黏度變速驅動油液標準體系的研究,進一步推動行業低碳綠色發展。
??? 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汽車行業未來發展方向。作為傳統車企中較早涉足電動化等新能源領域的豐田汽車,計劃到2025年銷售約550萬輛傳統油電混合動力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到2030年實現純電動汽車銷量350萬臺/年,并將新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削減35%。實現上述目標,需要潤滑科技的協同創新。中國石化新型超低黏度電動汽車變速箱油品已于2023年量產,目前已在HEV/PHEV車型上應用8.5萬臺,并將通過不斷更新迭代為電動汽車的發展持續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