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全球極具創新力的光伏企業晶科能源應邀出席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主辦的年中研討會,以頭部企業的第一視角就行業面臨的周期性和全球化挑戰,如何實現行業高質量、高價值、可持續的理性發展,展開多維度分享。
會議期間,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女士接受媒體采訪,就產能過剩風險問題,她表示,企業發展離不開熱情的資本、政策、輿論,但行業發展卻需要理性的資本、政策和輿論,只有行業可持續地好,企業才會可持續地好。而理性來自于正確客觀的、及時順暢的供需和市場信息的溝通,以及不帶立場和態度的判斷。
對于記者提問,下一個別樣的競爭年代的特點是什么,錢晶認為,領先的務實技術,有效的規模、高粘性的多元渠道、能銷能產的全球化能力,可能是下一個史無前例空前競爭年代的要素。
作為一家以光伏產業技術為核心的全球知名光伏產品制造商,憑借N型高效率組件的性能持續提升,產品旺銷,晶科能源上半年實現量大盈旺,并加速行業技術升級,向N型全面轉型。據權威第三方機構預估,2023年H1全球出貨有望率先超過30GW。基于公司領先優勢,其上半年僅中國區域的N型簽單量即超過了10GW。
伴隨N型逐漸成為行業主導,晶科能源基于多年的創新經驗積累,公司累計22次打破電池效率世界記錄,截至目前,所研發的N型TOPCon電池最高轉化率已達26.4%。N型Tiger Neo系列產品兼具“更低衰減、更優溫度系數、更高雙面率及更好弱光表現”四大性能優勢,且擁有更高的效率、更高的發電量。在同面積下,相比P型組件,N型TOPCon組件發電量可增加5-8%以上。
考慮到不同地域及氣候條件下,N型和P型發電表現差異會有所不同,以及EPC或業主們在項目前期進行N型的發電量模擬時無戶外數據支撐,也為進一步驗證N型特性,晶科能源針對N型進行了全球實證布局,與CGC鑒衡、CPVT國家光伏質檢中心、TüV萊茵,TüV北德,SGS集團等多家第三方實證機構合作,在中國海南、中國張北、中國寧波、沙特、馬來、美國、日本均設置了實驗基地。其結果顯示:N型整體發電增益提升在3.84~12.77%。此外,晶科能源還創新打造了全球第一個N型戶外實證平臺。該平臺覆蓋國內國外所有實證電站,數據每五分鐘更新一次,可實時觀測到N型和P型組件的發電量差距。
除了大慶國家基地之外,在近期公布的國電投阿拉善盟烏蘭布和、大唐華銀冷水江錫礦山光伏發電項目、國電電力天津薊州青池嶺等項目中,N型組件優勢也得到了廣泛印證。這些大基地項目通過采用N型技術,能夠在同樣的應用場景下,產生5%以上的發電增益,確保了更優的投資回報率,為電站投資帶來更加可靠的數據支撐。
未來,晶科能源還將持續秉承“改變能源結構,承擔未來責任”,不斷通過技術突破實現產品性能新升級,為全球客戶提供更高價值的裝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