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麗水龍泉發布《關于“雙碳”目標愿景下加快發展龍泉市山區清潔能源的建議》。《建議》要求龍泉大力發展光伏發電,以分布式光伏“整縣推進”試點縣建設為契機,以高質量推廣生態友好型“光伏+”為重點,加快推進農光互補、漁光互補、水光互補、屋頂光伏等光伏發電規模化項目建設。
走在龍泉小梅鎮毛山頭村的山地茶園里,近兩米高的數百根鐵柱撐起了數百張光伏板。光伏板隨著山巒起伏,平鋪在茶山上。毛山頭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農光互補項目占地144畝,由某新能源開發公司投資建成,2023年下半年,還將在茶園里種上中草藥,提高茶田的單位畝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毛山頭村的茶農除了能收到光伏項目的土地租金外,還能繼續在茶田里種茶、收茶,并且能參與中草藥的種植和收獲,從而獲得相應工資性收入。
除了茶田上安裝有光伏板,小梅鎮半邊月村的養殖場屋頂上也將安裝光伏發電系統。半邊月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童家統告訴記者,半邊月村將合資建設萬頭生豬繁育養殖場,并通過“養殖+光伏”模式,讓企業和村集體雙得益。該項目總投資6090萬元,新建一個母豬繁育基地。半邊月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出資建設養殖場的光伏屋頂,無償提供電力專用設備、利用余額上網電價供養殖場投資方使用。養殖場產生的效益將由村集體和企業共同獲益。童家統還表示,除了養殖場以外,該村所有的村集體用房上都已安裝上光伏電板,每年可為村集體和村民帶來不菲的收益。
小梅鎮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農業設備外,小梅鎮還在多個新建廠房上直接安裝光伏電板,基本可以實現工廠日常照明用電的自給自足。此外,城北鄉的高山黃牛養殖場、道太鄉的桶裝水產養殖基地等富民產業都已實現了農光互補、漁光互補。
據龍泉市發改局統計,截至2023年6月,龍泉市光伏裝機12.72萬千瓦,其中道太、查田、竹垟、上垟、巖樟、小梅等鄉鎮集體經濟發展公司光伏并網0.39萬千瓦,小梅黃南、道太安平等34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光伏并網0.29萬千瓦,光伏發電照亮了龍泉鄉村振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