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僅用10年時間實驗室效率就提升了10%+至25.8%,展現出其效率潛力大的技術優勢,但在大規模量產以及穩定應用上如何展現這種優勢始終是鈣鈦礦的終極難題。
近日,有媒體報道,極電光能在0.72㎡(商用尺寸)鈣鈦礦量產組件上創造了17.18%的全面積效率,該效率數據得到全球權威機構TUV-SUD的嚴格檢測認證,這是第三方機構檢測的商用尺寸鈣鈦礦組件全面積效率首次突破17%,有望推動鈣鈦礦電池商業化應用加快進程。
在鈣鈦礦疊層電池技術方面也不斷出來新消息。5月,隆基綠能在商業級絨面CZ硅片上實現了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31.8%的轉換效率,該效率創造了世界前三、中國第一的紀錄。同月,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光伏實驗室宣布鈣鈦礦/硅疊層太陽電池最高效率認證效率達到33.7%,再次刷新其在4月創造的33.2%世界紀錄。緊接在6月,隆基再次取得鈣鈦礦疊層電池效率突破,達到33.5%,成為排名第二的電池技術。
疊層技術的突破不只在實驗室,新進入者也在快速跟進中試線的建設。如寶馨科技研發的鈣鈦礦疊層效率接近31%,并在調研報告中對外透露,公司計劃在年內啟動100MW鈣鈦礦疊層線的設計和建設,實現實驗室效率大于32%;英國牛津光伏公司表示計劃今年推出其商用鈣鈦礦/硅疊層電池,預計轉換效率為27%,該公司也計劃在德國柏林附近擴建其試點工廠,并在2030年左右將生產規模擴大到10GW。
另有深圳黑晶光電鈣鈦礦疊層光伏電池及新型組件生產項目已于正式今年5月開工,該項目建設包含7GW高效鈣鈦礦疊層光伏電池車間,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華中首個鈣鈦礦疊層光伏電池及組件生產和實證應用基地。
鈣鈦礦企業自身工藝也在持續進步,據信達證券統計,行業內公司產線推進迅速,頭部企業大多已投產百兆瓦級量產中試線,并在產品穩定性得到驗證后進一步探索GW 級產線,如極電光能加碼投資建設的包含全球首條1GW鈣鈦礦光伏生產線在內的鈣鈦礦產業基地項目于今年4月正式開工。
來源:信達證券
產業投入亦持續高漲。6月末,轉轉集團宣布完成對新興能源技術研發企業深圳市光因科技有限公司的天使輪投資。據悉,這是目前鈣鈦礦光伏領域最大的單筆天使輪融資。此前有消息稱,光因科技已完成一筆5000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轉轉集團和梅花創投。7月,鈣鈦礦設備龍頭捷佳偉創發布公告,擬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9.61億元,用于投資鈣鈦礦及鈣鈦礦疊層設備產業化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除以上外,央國企也在加大力度布局鈣鈦礦。
6月初,三峽集團科研院牽頭代表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纖納光電等多家單位申報的“國家能源鈣鈦礦光伏技術重點實驗室入圍國家能源局“十四五”首批“賽馬爭先”創新平臺。重點實驗室以實現鈣鈦礦電池組件高效低成本量產為核心目標,建立健全我國鈣鈦礦電池創新生態圈,實現鈣鈦礦電池全產業鏈技術在國際范圍內領先。
6月末,中國核電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柔性、剛性鈣鈦礦商業級中試產線研發科研項目立項的議案》。2023年中國核電將重點加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業化進程。
去年11月,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與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曾宣布將聯合眾能光電成立零碳院,將專注于第三代光伏技術等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支撐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太陽能發電產業的發展。
更早一些,2020年華能新能源和華能清能院共同開展大面積鈣鈦礦電池中試研發項目,2021年03月,華能鈣鈦礦中試產線全面貫通,實現首片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