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速實現碳中和目標背景下,氫能成為可再生能源產業當中的焦點,而綠氫是通過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直接制取氫氣的產業。在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綠氫產業上游與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產業相連,下游則應用于化工、冶金、交通等產業,對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綠色轉型具有重要作用。中國正在積極打造綠氫產業鏈,那么綠氫產業的現狀如何,未來的發展方向又在哪里呢?
該綠氫示范項目擁有國內單套最大的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裝置,配套建設了3.66兆瓦的光伏電站和9兆瓦的風電工程,實現了綠電制綠氫。預計未來4年,中原油田將建成年產能4500噸的綠氫供應中心。
氫能客車正在加氫氣
中原油田的高級工程師魏忠昕表示,當前的光伏發電量為三萬度,足夠這個裝置全天使用電能。自投產以來,已經制取了幾十噸的純度達到99.9998%的綠氫,不僅能滿足交通需求,現在已經能滿足電子行業對氫能的需求。
在國家電投錦華鐵路內蒙古的赤峰段,一輛700千瓦的氫能機車正在進行示范運行,目前已行駛超過3萬公里,直接降低了鐵路沿線的污染排放和噪音。同時,為了擴大應用場景,正在進行綜合調試的更大功率的2000千瓦氫能機車將替代原有的內燃機車。
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鐵路運輸分公司的總經理周志國表示,現役內燃機車存量約為5600多臺,大多數已接近產品壽命末期,維修成本高,急需更新換代。探索內燃機車氫能替代的前景廣闊。
綠氫的應用也擴展到了化工領域。近日,中國石化在新疆庫車的綠氫示范項目成功生產了綠氫,并通過管道輸送到塔河煉化,完全替代了現有的天然氣化石能源制氫。此外,中國石化還啟動了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的風光融合綠氫示范項目,年產綠氫3萬噸,通過管道輸送至鄂爾多斯市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替代部分煤制氫。
業內人士表示,工業應用將是氫能,特別是綠氫最主要的應用場景之一。未來10到15年將是綠氫產業從培育期走向商業化初期的關鍵階段。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產業經濟室主任魏琪嘉表示,以氫能牽動產業鏈綠色化轉型帶來產業受益為例,潛力的產業規模將達到10萬億元。這樣一個規模龐大的產業發展潛力,對整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推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