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世紀新能源網、中國氫能100人論壇主辦,氫能觀察承辦的第三屆世紀氫能大會在京隆重召開。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鐘財富從氫能產業宏觀層面對我國氫能產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
目前,全球范圍內均是以化石能源制氫為主,國外天然氣制氫居多,中國煤制氫為主,工業副產氫也比較充足,而可再生能源制氫均是微乎其微。現階段氫幾乎都是作為工業原料而非能源使用。當前氫氣的生產與消費多是由合成氨、合成甲醇、煉油、煉焦等企業自產自用。
歐盟在2022年6月正式通過了 “REPower EU”,要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裝機,并在氫能領域將追加投資270億歐元,到2030年要實現可再生制氫產量1000萬噸和進口1000萬噸的目標(2020年的氫能戰略中只提到生產1000萬噸綠氫),以替代難脫碳工業和交通部門的化石燃料。同時,區域內主要國家設定了2030年電解槽安裝容量目標,以支持歐盟的戰略,例如,丹麥(4-6GW)、法國(6.5GW)、意大利 (5GW)、德國(5GW)和西班牙(4GW)。在歐盟外,英國也2022年4月發布計劃,到2030年將國內低碳氫產能目標從安裝5GW電解槽提高到10GW。
鐘財富介紹,長期以來,中國并沒有專門針對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的專項政策,對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的政策支持大都只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開展能源或交通領域的科技創新等宏觀政策的一部分;2018年開始,在各方帶動下,國內對氫能和燃料電池的關注和支持力度明顯加大,尤其是部分地方政府明顯加大了對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的支持力度。
為積極貫徹“碳達峰碳中和”的宏偉目標,我國加快構建氫能體系,推進氫能產業政策規劃及制訂。頂層設計《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中》明確:
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氫、電、熱能融合)氫能是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綠氫,工業交通等重點領域應用)
氫能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
據統計,截至2022年12月底,我國25個省市及自治區共公開發布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專項政策276項。
鐘財富表示,受資本市場推波助瀾,氫能產業發展“熱潮”已經開始涌現。2022年全年,統計到氫能企業發布近60起投融資事件,披露投資金額超過90億元。相比2021年,尋求投融資的企業增加了20%,披露金額增加近2倍。
從目前制氫方式以及氫能供應鏈程度來看,我國未來將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風光發電電解水制氫方式十分可行。鐘財富提到,“氫電結合”模式將極具競爭力,實現新能源大規模應用。今年我國落地的制氫項目逐步增多,制氫規模化將很快實現。屆時,氫能利用的經濟性將快速凸顯,氫能將在眾多領域及場景中發揮巨大作用,促進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