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中國能建廣東火電、葛洲壩電力公司、東電一公司承建的京能烏蘭察布150萬千瓦“風光火儲氫一體化”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項目位于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涼城縣,是國家第二批沙戈荒(沙漠、戈壁、荒漠)大基地項目。
區域面積1028平方公里,總投資約 91 億元,規劃建設總容量為150萬千瓦,建設240臺單機容量為6.25兆瓦的風電機組,配套建設3座220千伏升壓站。項目所發電力經“岱海-萬全-順義”500千伏輸電線路,送至京津冀地區消納。
項目共分為三個50萬千瓦標段,葛洲壩電力公司、東電一公司、廣東火電分別負責1、2、3標段EPC總承包。
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生產約36億千瓦時綠色電能,節約標煤約12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04萬噸,將進一步加快實施綠電進京基地建設進度,提高北京市可再生能源消納比例,全面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沙戈荒”是沙漠、戈壁和荒漠的簡稱,植被稀疏、人煙稀少、沙土飛揚、氣候惡劣的沙漠,通常被人們稱為“死亡之海。”“沙戈荒”地區雖然給人類生存帶來了挑戰,卻是實實在在的能源綠洲,該類地區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擁有大片生態紅線區以外的未利用土地,國土空間資源豐富。據測算,我國荒漠化面積的1%用于新能源發電,其裝機容量將超過目前我國發電總裝機容量。風光基地建成以后,沙漠將從今天流動的沙丘,華麗變身成未來的“光伏藍海”,讓荒漠化土地變身新能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