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儲深融合、走向碳中和”,號稱有萬億市場空間的儲能賽道尚未真正爆發,但已有不少光伏企業爭先布局儲能,分享這一新興市場的紅利。
4月7日,千億光伏巨頭晶科能源推出了專為工商業應用場景所打造的全新一代SunGiga液冷工商業儲能解決方案,進一步加碼儲能業務,同時釋放出了深耕儲能業務的信號。
在當日的儲能新品發布會上,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明確表示,“未來晶科會把儲能當做很重要的業務來經營,和組件業務一樣同等重要。”
晶科能源的儲能之路開始于2020年底
目前組件業務占到晶科能源營收的95%以上,而儲能業務則剛起步不久。公開資料顯示,晶科能源的儲能之路開始于2020年底,其在經營范圍內新增了儲能業務后,逐漸加深了對儲能賽道的布局。目前晶科儲能在源網側、工商業、用戶側等不同應用場景均推出了對應的解決方案。
晶科能源在財報中指出,2021年晶科能源家庭戶用及工商業儲能業務主流市場渠道已經逐步打開,涉及區域包括中國、中東非、東南亞、北美、澳洲與日本等。
但晶科的儲能業務還未形成足夠規模。2022年半年報,儲能業務并沒有作為主營業務列入到營收構成當中。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晶科能源除電池片、硅片、組件以外的其他業務(包含儲能業務)實現營收6.08億元。
產業鏈層面上,晶科能源是以系統集成商的角色參與儲能業務,目前其儲能產品的電池模塊(PACK)、儲能變流器(PCS)等關鍵部件都依賴外購。公開資料顯示,晶科能源于2021年先后與國內電池龍頭企業國軒高科、寧德時代和贛鋒鋰業建立了合作關系。
不過,錢晶表示,目前晶科能源已經掌握了儲能的核心液冷技術,其他儲能系統的關鍵零部件如電芯、PCS,未來也會有自己的產能規劃。
實際上,晶科能源目前已經在籌備自建儲能電池產能。浙江海寧市政府官網新聞顯示,今年1月3日,晶科“儲能集成系統及產業配套項目”已經簽約落戶海寧,該項目用地約350畝,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實現產值250億元,稅收6億元。
海寧市尖山新區的一份宣傳資料指出,晶科儲能年產12GWh儲能系統與12GWh儲能電池建設項目已被列入當地儲能重點項目。
對于儲能賽道的新玩家而言,12GWh的電池產能是個非常可觀的數字。作為對照,中國儲能系統集成商2022年度全球市場出貨量排行前10的企業中,南都電源的鋰電電芯產能為7GWh,中天儲能的鋰電池年產能為8GWh。
這意味著,作為光伏巨頭的晶科能源在儲能賽道亦有著不小的野心。憑借巨頭的資源優勢和光儲業務的協同效應,強勢入局的晶科儲能有望成為儲能賽道的實力玩家,也將攪動現有的儲能市場競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