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大全能源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2023 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1 月 31 日)。大全稱:“當組件價格為2元/W時 整個行業的成本約為1.02元、行業毛利約為0.74元”。
大全表示,最近價格調整受季節、疫情、行業庫存及競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回顧往期價格走勢,年底都是上下游博弈的時間, 下游在年底淡季,降低產能利用率,倒逼硅料價格下降,但這僅是短期行為,并不會從根本上改變供需雙方的議價地位。從長期角度看產品價格依然決定于供需關系。
根據主要硅料企業的擴產和新進入者的情況看,2023 年上半年甚至截止到 9 月份,硅料有效供給增加不多,四季度能否 成為供給產能爆發點,取決于幾家實力強勁的新進入者能否生 產出合格的產品。
大全認為認為,當組件價格為 2 元/瓦時,整個行業的成本約為 1.02 元/瓦,行業毛利約為 0.74 元/瓦,當組件價格下跌,則整個行業的毛利將縮水,整個行業的估值將下降。 大全預計春節后硅料價格將會回暖。
自2020年開始,硅料價格暴漲。繼今年8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光伏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的通知》后,三部門于近期集體約談了部分多晶硅骨干企業及行業機構,引導相關單位加強自律自查和規范管理。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2022年10月9日官方網站發文,有關司局負責同志表示,近期國內光伏產業部分環節產品價格持續急劇上漲,引發產業鏈供應鏈劇烈震蕩,其中既有國際貿易環境復雜、新冠疫情反復沖擊、下游需求大幅增長、各環節建設周期差異等原因,也有部分企業炒作哄抬價格、個別從業者囤積居奇等因素。
利潤創新高
近日,大全能源發布的2022年年報顯示,2022年,大全能源營業收入約309.4億元,同比增加185.64%;歸母凈利潤約191.21億元,同比增加234.06%。
通威股份發布的2022年業績預告顯示,受累于36.18億元的固定資產減值計提和報廢,2022年第四季度歸母凈利潤環比大跌63.49%-42.46%。
協鑫科技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實現公司擁有人應占凈利潤不低于155億元,同比增長不低于204%。
新特能源發布2022年報,數據顯示,公司2022年實現營收375.41億元,同比增長66.6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3.95億元,同比增長170.33%。
附詳細內容
1、公司今年的產能規劃與預計達產情況、出貨預期情況如 何?
答:目前公司新疆基地名義產能 10.5 萬噸,2023 年二季度內 蒙基地一期 10 萬噸多晶硅將項目投產,屆時產能將達到 20.5 萬噸;年底內蒙基地二期 10 萬噸多晶硅項目投產,累計產能 將達到 30.5 萬噸。 產量情況:2023 年,新疆基地可滿產,與 2022 年實際產 量相當約 13.0-13.2 萬噸;內蒙一期 10 萬噸產能至少可以有 半年以上的滿產時間;二期 10 萬噸產能的產量釋放則很少。
2、公司原材料工業硅的價格變化趨勢預期?
答:一方面,隨著工業硅電價優惠政策逐步取消,電價上漲會 導致工業硅成本增加,工業硅平均價格會略高于優惠政策取消 前;另一方面,下半年是豐水期,水電電價便宜,下半年價格 在全年價格中樞中處于低位。 公司為了防止出現原材料供應的波動情況,在內蒙古固陽 規劃了 30 萬噸工業硅項目,工業硅項目將穩定公司的原材料 供應,保障公司產品質量,也將降低公司原材料成本。在內蒙 項目的投產還有助于下游出口的追溯。
3、在大規模擴張的背景下,如何看待硅料行業的格局變化和 競爭環境?
答:從波特 5 力來看行業的競爭格局: (1)現有廠商。主要產量集中于棒狀硅:通威、大全、 新特、東方希望、亞硅;顆粒硅:協鑫。2021 年棒狀硅占 96%,顆粒硅占 4%。現有廠商格局沒有大的變化。 (2)潛在加入者。主要有麗豪、晶諾、信義、合盛、雙 良等,潛在加入者什么時候能出產品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從 規劃來看,新加入者的產能釋放或將集中在 2023 年下半年。 (3)替代品。鈣鈦礦等商業化需要走很長的時間。 (4)客戶。下游硅片廠商供過于求,隨著新的產能不斷 釋放,呈現由硅片雙寡頭向充分競爭格局轉變特點。 (5)供應商。最大的硅料企業合盛因為 WRO 出口受到限 制,工業硅出口轉為內銷。
4、最近兩個月硅料斷崖式下跌的原因?
答:最近價格調整受季節、疫情、行業庫存及競爭等多方面因 素的影響。回顧往期價格走勢,年底都是上下游博弈的時間, 下游在年底淡季,降低產能利用率,倒逼硅料價格下降,但這 僅是短期行為,并不會從根本上改變供需雙方的議價地位。從 長期角度看產品價格依然決定于供需關系。 根據主要硅料企業的擴產和新進入者的情況看,2023 年上 半年甚至截止到 9 月份,硅料有效供給增加不多,四季度能否 成為供給產能爆發點,取決于幾家實力強勁的新進入者能否生 產出合格的產品。 公司認為,當組件價格為 2 元/瓦時,整個行業的成本約為 1.02 元/瓦,行業毛利約為 0.74 元/瓦,當組件價格下跌,則整 個行業的毛利將縮水,整個行業的估值將下降。 公司預計春節后硅料價格將會回暖。 當周期下行時,公司將依靠健康的財務報表以及技術和質 量來穿越周期,并成為行業的整合者。
5、23 年硅料與下游客戶定價模式與 22 年相比是否有差異?
答:公司的定價模式與 2022 年不會發生變化。公司先與下游 客戶簽訂鎖量不鎖價的長單協議,然后每個月末根據市場情況 簽訂下一個月的訂單數量和售價。2022 年公司累計披露的長單 合同總量約 129 萬噸。 如果有散單,價格也是隨行就市,但肯定會略高于長單價格。
6、23 年行業內新投產的產能爬坡速度是否要比 22 年或之前要 快?
答:產能爬坡速度主要取決于企業采用的技術路線、設備和材 料的選擇、工藝流程的設計、生產技術人員的培養和磨合以及 生產經驗的積累等有關因素。一般來說,硅料企業需要 3-6 個 月爬坡滿產。
7、是否有在海外建廠的規劃?
答:目前沒有海外建廠的規劃。從國內外的情況來看,在國內 建廠是最經濟的。一方面是國內的制造成本低,另一方面規模 化的速度和時間有保障,第三,國內配套的產業鏈完善。 此外,是否海外建廠也取決于外部環境的變化。如果歐洲 也實行強迫勞動法,那么硅料企業的一些產能或有必要外移。
8、擴產有機硅的原因?
答:公司在內蒙古固陽市規劃有 30 萬噸工業硅,而工業硅的 主要用途有多晶硅、鋁合金和有機硅等。因此,公司布局有機 硅一方面可以實現工業硅副產品的綜合利用,另一方面也可以 彌補因為實體清單、反強迫勞動法導致的有機硅出口市場空 白。
9、工業硅投產后,公司成本如何變化?
答:工業硅投產后,按現在的工業硅價格推算,成本可以降低 7-10 元/公斤。
10、行業內新進入者與現有廠家的差異?
答:新老廠家在硬件設備上的差異不大,差異主要在信息化、 工藝細節、參數、技術團隊等軟實力方面。此外,新進入者在 產品質量和成本方面會存在短期的劣勢。
11、公司有回購計劃嗎?
答:公司本身沒有回購計劃,公司將以分紅及穩定市值的方式 回饋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