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多年科技攻關,濰柴在全球率先突破大功率金屬支撐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技術,助力我國能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與傳統發電模式相比,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具有發電效率高、燃料靈活、綠色低碳等優勢,是世界各國在能源轉型中爭搶的新技術。濰柴動力SOFC市場經理孫磊說:“它在中高溫的情況下,把空氣中的氧離子進行提取,從陰極經過電解質再到陽極,在陽極進行高效的化學反應,陽極的化學燃料失電子,在外面形成電流循環,從而形成我這個燃料電池的高效發電。”
這款燃料電池發電效率超過了60%,熱電聯產效率達92.55%,這是目前世界發電效率最高的新能源技術,而研發人員還在繼續向更高效率攀登。
濰柴集團副總經理、燃料電池發動機首席科學家陳文淼說:“基于我們對客戶使用場景的理解,最終我們選擇了金屬支撐這最難的技術路線,其核心的優勢就是工作溫度相對比較低,從原來的800℃降低到了約600℃,它抗熱沖擊的能力比傳統的陶瓷要強得多。”
濰柴組建以博士為主體的百人科技攻關團隊,投入研發資金20億元。目前,這款燃料電池運行功率達120千瓦,累計穩定運行超3萬小時。根據實際運行測算,當這款燃料電池裝機達到100萬千瓦,每年能減排二氧化碳200萬噸。通過模塊化分布式安裝,它能為工業園區、數據中心等用電大戶提供高效、綠色電能,有力推動山東能源結構轉型升級,助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