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國家能源局發布最新光伏運行數據,1-8月新增光伏裝機44.47GW,同比增長106%。進入2022年第四季度,光伏項目開發建設進入沖刺階段。讓我們一起跟隨國強興晟的視角來一覽中國光伏項目建設情況。
在南端,海南光伏項目
海南臨高項目建于海南省臨高縣,總占地面積約1329畝,總裝機容量100兆瓦,計劃于今年11月30日完成首批并網發電。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1.27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3.8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29噸,二氧化硫排放約783.7噸,氮氧化物排放約265.5噸。
在北端,大慶光伏二期項目
在黑龍江大慶,國家級實證實驗基地二期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十四五”期間,該項目基地總投資約60億元,設立光伏組件、逆變器、支架、儲能產品等4個產品實證實驗區,以及儲能系統、設備匹配等2個系統實證實驗區。規劃布置實證實驗方案約640種,首期已布置方案161種,今后每年還將新增當年各類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的各類實證實驗。
在東部,山東東營跟蹤光伏項目
華潤財金紅光漁業80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是全省單體最大的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占地26000畝,被納入國家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項目清單。
該項目采用國強興晟自主研發的GQ-T系列跟蹤支架方案,通過國強興晟singsun智能跟蹤算法,有效提高整體發電效率。項目采用立體化漁光互補方式建設光伏發電項目,水上建設光伏發電系統、水下進行水產養殖。項目采用全部電量上網的方式運營,建成后平均年發電量達到10.4億度,預計達產后光伏發電年產值2.3億元,年均利稅0.6億元,可節約標煤33.2萬噸,減少碳排放87.6萬噸,從而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輪驅動。
在西部,甘肅金塔“追光逐夢”
在金塔中光太陽能“10萬千瓦光熱+60萬千瓦光伏”項目。該項目 采用“光熱+”的配置模式,包括光熱10萬千瓦,光伏60萬千瓦。該項目采用國強興晟自主研發的第二代GQ-A系列固定可調支架,該項目采用全新的推桿形式,項目設計年發電量13.7億kWh,建成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4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31萬噸, 計劃于2023年底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
在世界屋脊,西藏最大光伏保供項目
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那曲市色尼區,秋風蕭瑟,西藏最大光伏保供項目坐落于此。那曲色尼區12萬千瓦光伏發電電力保供項目是西藏今冬明春及“十四五”期間電力保供項目,裝機12萬千瓦光伏,總投資約8.9億元,這是西藏最大的光伏保供項目,投產后年平均發電量2.47億千瓦時,將有力填補西藏用電高峰期電力缺口。
在川西高原,挑戰光伏最低電價
四川甘孜州鄉城正斗光伏實證基地項目是全球首個超高海拔清潔能源實證項目,建成后將探索超高海拔地區光伏發電的解決方案,以高效利用四川甘孜、阿壩等地區的光伏資源。正斗光伏實證實驗基地項目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鄉城縣正斗鄉頂貢大草原,項目總裝機40萬千瓦,總投資22.4億元,是全球首個超高海拔光伏實證基地,也是目前四川省單體規模最大的光伏發電項目。國強興晟為整個項目提供全套的光伏支架解決方案。
國強興晟總經理助理袁嘉偉:
從9月份開始,光伏建設開始進入高峰期,目前整體訂單都在忙而有序的進行中,目前我公司全球共計102個光伏項目正在同時供貨,今年年初以來公司進一步擴大產能協同能力,在江蘇溧陽、河南信陽、河北唐山生產基地擴大產能,整體支架年產能達到約32GW,甘肅嘉峪關5GW光伏支架生產基地正在抓緊建設,預計年底前進行投產。
目前,我國發電裝機超過24億千瓦,人均電力裝機由2014年的1千瓦增長至1.7千瓦。2021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2.49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29.9%,已建立完備的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裝機規模等多項指標保持世界第一。
江蘇國強興晟作為目前全球領先的光伏支架制造商。公司已形成江蘇溧陽、河北唐山、河南信陽三大制造基地布局,具備32GW波峰產能,累計出貨量超40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