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濰坊市濱海區的風光儲智慧能源示范基地一期3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現場,運輸車來回穿梭,打樁機的轟鳴聲此起彼伏,制鹵池內樁基林立,十分壯觀。該項目作為山東省重點項目,采用“板上發電+板下制鹵”相結合的模式,將提高光伏發電項目土地的綜合利用率,實現陽光、土地資源的立體高效利用。
“現在是施工的黃金時期,我們在做好安全防疫工作的同時,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目前十余組機械設備同步推進項目進展,計劃今年年底完工。”山東濱海能源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長劉象晟介紹,項目建設目前已全面展開,光伏場區正在進行樁基施工,維修倉儲中心正在進行維修試驗車間基礎開槽施工,220kV線路正在進行塔基礎平臺搭建、灌注樁施工準備。后期,還將配套建設智慧能源管理平臺、蓄能系統、變電系統、科普教育、生態觀光等設施產業。
“一期3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占地6630畝,總計需要6.8萬根樁,安裝太陽能組件56萬余塊。”劉象晟說,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生產清潔能源電量4億千瓦時,年可節約標準煤約為133萬噸,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約為355萬噸,項目建設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
光伏產業是能源轉型、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之一。近年來,濱海區系統謀劃,立足發展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產業及土地、自然資源優勢,從能源供給側調結構,全區新能源發展正呈現多點發力、全面開花的喜人局面。